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突出關注脫貧人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重點群體,切實做好災前監測預警、災害應對救助、防止因災返貧監測幫扶,形成多部門聯動協調推進的防范因災返貧長效機制,堅決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商南縣加強暴雨、冰雹等氣象災害監測,及時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加強部門會商研判,做好氣候變化下地質災害趨勢預測和風險預警。建立健全災情快速核查報告制度,災害發生后,在第一時間組織開展搶險救災的同時,及時指導基層查災核災,掌握了解受災損失情況、對群眾生產生活影響情況等,幫助基層發現問題,協調解決實際困難,督促落實各類幫扶救助措施。加強臨時救助與受災人員救助政策銜接,探索建立災害救助標準與低保標準等掛鉤聯動調整機制,優先做好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等受災特殊困難群體和因災倒房重建戶的救助,幫助解決其基本生活困難。加大資金項目扶持,鼓勵和引導受災地區在災后恢復重建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盡可能吸納受災勞動力參與項目建設。對災后重建用地,實行土地利用計劃指標重點傾斜,優先保障重建住房所需建設用地。
商南縣加強防止因災返貧監測幫扶,健全完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進一步簡化認定程序、縮短認定時間,及時將有因災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全部識別為監測對象,確保“應納盡納”。支持引導保險機構,開發災害民生相關保險業務,有效幫助有因災返貧致貧風險的受災戶減輕災害損失。組織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及時改種補種、補欄增養,開展生產自救,并享受相關產業獎補政策。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幫助發展短平快產業項目,彌補因災損失。通過發放產業帶動貸款、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等措施,為受災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紓困解難。加大有組織勞務輸出力度,繼續增加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加大對出現因災返貧致貧風險農戶的金融幫扶支持力度,組織定點幫扶單位、蘇陜協作對口地區參與災后恢復重建,動員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通過援建項目、捐款捐物等形式,支援受災地區減災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
同時,加強支持保障。全力做好災情應對和災后幫扶,加強災后跟蹤監測和后續扶持,確保因災導致的“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得到解決。推動健全跨部門溝通協作,將防災減災救災作為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鎮(街道)黨政議事日程、發展規劃、財政預算和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加快推進縣級防返貧監測預警平臺建設,加強災前風險隱患排查監測預警,制定防范預案,把風險隱患化解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靈活開展氣象防災減災等科普宣傳和消防宣傳,提高農村居民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