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推行“鏈式”服務模式,打造全要素“制度機制鏈”、打造全方位“法律保護鏈”、打造全覆蓋“紓困服務鏈”、打造全過程“企業培育鏈”,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商南縣率先組建營商環境服務中心,制定了《商南縣營商環境突破年考核辦法》,建立以考促改、以考促優的常態化聯動評價機制,將營商環境一級指標提升、市場主體評價等與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同推進、同考核,形成優環境、穩經濟、促發展的良好導向。
商南縣開展“三官一律”進企業等活動,組織政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主動對接重點項目和企業,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充分調動人民調解員、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積極性,發揮職能優勢,加強對征地拆遷、討薪討債、投資融資等營商環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健全“三官一律”日常聯絡、聯席會議、信息共享等工作機制,對影響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存在法律風險隱患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預判預警,提出對策建議。依法嚴厲打擊干擾破壞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商南縣加大“標準地”供應,開展“畝均效益”評價,探索推行標前服務、延時服務、跟蹤服務,建立容缺受理、集中審批、異地辦理機制,壓實領導包抓、要素保障、環境保障和資金保障四方責任,為項目投資主體提供政策指導、項目策劃、政企銜接、幫辦代辦、全周期跟辦等服務,確保項目“不掉線”,服務“不打烊”。提升政務效能,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載體,堅持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全面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助企紓困解難,持續推進“雙包一解”和政銀企對接等聯企紓困活動,指導用好支持民間投資政策,用活各類專項資金,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增創民營經濟發展優勢。
商南縣建立了“五上”企業基本名錄庫、目標庫和培育庫,引導目標庫和培育庫企業,找準市場定位,明確攻堅方向,全力跟蹤服務企業發展壯大,確保“五上”企業入庫質量。對在庫企業關注度高的產業支持、減稅降費、營業收入等問題,科學研判分析,加大政策扶持,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短板和困難,增加主營業務收入。強化政策兌現,落實落細獎勵激勵優先、政策支持優先、辦理事項優先、稅收優惠優先、關愛保障優先的“五個優先”激勵扶持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企業納統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全縣“五上”企業健康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