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馬飛 楊林 閔強)今年以來,長安大學結合定點幫扶的商南縣實際,發揮四大優勢,突出4項重點,深化幫扶成效,助力商南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長安大學注重發揮掛職干部優勢,探索黨建結對共建模式。積極探索黨建結對共建與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有效發揮黨員領導干部和專家教授在鄉村振興一線作用,探索實行商南縣“點單”、幫扶團“接單”工作機制,組建交通運輸團、國土資源團、城鄉建設團、教育科技團4個幫扶團,充分發揮掛職干部的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健全長效對接機制,在開展組織聯建、活動聯動、教育聯培等黨建結對共建活動的基礎上,推行創新性、特色性“組團式”幫扶,為商南縣鄉村振興增添動能。
長安大學積極發揮高校組團優勢,助力商南鄉村振興發展。春節前夕,成功策劃舉辦了長安大學2024年消費幫扶年貨節暨定點幫扶工作10年成果展活動,努力構建“組團式”消費幫扶大市場、大格局,學校后勤食堂和工會教職工采購商南縣農特產品330余萬元。探索開展在陜部屬高校消費幫扶產品互采行動,積極拓展消費幫扶產品種類和渠道,提升消費幫扶品質和師生滿意度。承辦高校旅游幫扶聯盟2024年工作會議暨專題培訓會,開展“高校師生賦能·助力鄉村振興”幫扶縣旅游產品進高校宣傳推廣活動,宣傳推介商南縣特色旅游產品,助推商南縣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長安大學加強發揮商南生態優勢,培育綠色生態富民產業。緊緊圍繞商南縣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以茶產業為龍頭,開展產業謀劃、帶頭人理念提升、技術培訓、消費幫扶、園區規劃設計、品牌運營等系列幫扶舉措,帶動產業發展。僅今年上半年,長安大學就投入幫扶資金180萬元,重點支持金牡丹良種紅茶基地、茶海公園電商營銷點、茶醋生產、青山綠水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旅融合提升、秦嶺梅花鹿產業園等8個產業項目建設,推動產業穩步發展。
長安大學發揮教育優勢,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通過組織開展“點亮微心愿·助力大夢想”志愿服務活動,為382名留守兒童和困難學生完成微心愿,并發放課外讀物、球拍、水杯等學習和生活用品。開展“e起向未來”網絡云支教活動,邀請長安星火宣講團為鹿城中學257名入團積極分子講授團課。在長安大學舉辦商南縣第六期“優青班”暨優秀年輕干部能力素質提升培訓班,培訓基層干部44人次。在原有掛職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基礎上,再增加選派兩名專業技術人員,分赴商南縣生態環境分局和住建局掛職擔任副局長,發揮學科優勢,助力人才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