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近日,筆者來到商南縣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從山頂眺望,一排排茶樹從山頂依次鋪展到山腳。商南縣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項目由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等企業投資建設。
“在蘇陜協作資金的支持下,我們聯合幾家公司建成3000多畝茶葉觀光園,讓周邊群眾有了土地流轉費、入股分紅等多項收入,茶產業穩步發展,帶動旅游產業發展,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8月27日,商南縣茶旅康養融合示范園項目投資方之一的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經理劉保柱說。
近年來,商南縣與南京市溧水區主動對接、協同發力,深化拓展全方位協作,積極引導東部企業來商南投資興業,攜手共建產業園區,共同開展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勞務品牌培育等“攜手促振興”行動;聚焦商南茶、菌、果等特色產業,在南京開展產業招商推介會,著力引入一批優質企業來商南投資興業,帶動群眾增收。
8月23日,在商南縣試馬鎮馬泉山萬畝茶園里,茶園中的攝像頭和氣象數據采集設備吸引了人們的目光。“茶園里的攝像頭可以24小時記錄茶葉的生長情況。”商南縣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項目部主任朱振武說,“種植新品種茶樹,必須通過專業栽培才能盡快實現豐產。我們在山上建了蓄水池,在每片茶園里都安裝了噴滴灌設備。管理人員在手機APP上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灌溉或施肥作業。與以往的人工施肥和灌溉相比,這套系統每年能夠節水50%、節肥20%以上。”
商南縣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超告訴筆者:“2022年,我們開始打造智慧茶園。溧水區對口幫扶商南縣聯絡組在資金、技術以及人才方面給予很大支持,提供蘇陜協作資金300萬元。”
溧水區對口幫扶商南縣聯絡組成員、商南縣發展改革局副局長馬驊騮介紹,溧水區對口幫扶商南縣聯絡組在安排年度蘇陜協作資金時,注重向茶產業傾斜,通過完善產業基礎設施、推動茶葉深加工、提升茶葉品質等措施,壯大產業規模,已幫助商南縣茶葉聯營公司等企業新建或改建高標準茶園近5000畝、建設茶葉加工廠3000多平方米;幫助商南縣沁園春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開展茶葉全產業鏈數字化標準體系建設,提升茶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實現茶葉生產全過程可查、全方位可控、全區域可視,從會種茶向“慧”種茶轉變。
“在前期對接的基礎上,我們還采取多種銷售模式,將商南縣的狝猴桃果汁、蔬脆系列等農產品推向東部市場,讓商南的特色品牌聲名遠揚。與此同時,將來自溧水區的大米、‘五莓’系列產品等農特產品引到陜西市場。”談起溧商協作取得的成效,馬驊騮興奮地說,現在,不單單是陜西的農產品銷往東部,東部的產品也在陜西銷售,實現了互利雙贏。
近年來,商南縣主動赴南京開展招商活動,借助絲博會等大型展會平臺,積極邀請東部企業參加商南縣舉辦的招商引資推介活動,先后招引了6家企業,完成投資1.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