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9月23日,在商南縣清油河鎮清油河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兩位老人正在下象棋,旁邊圍滿了觀戰老人,他們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據了解,清油河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是2023年度清油河鎮人代會票決民生實事項目,項目得到了縣民政局和慈善協會的大力支持,項目占地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538平方米,總投資120多萬元,2023年11月投入使用。日間照料中心集餐飲、午休、娛樂、健身、醫療等多功能于一體,開啟了“白天到中心接受照顧,晚上回家享受生活”的“托老所”式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項目的建成解決了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養的問題,貼近了群眾,溫暖了民心。
近年來,清油河社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承擔社會責任。建設日間照料中心,主要服務集鎮489名60歲以上老人,占社區總人口的15.9%,為他們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生活康養的公共場所,在緩和社會及家庭矛盾、減輕子女生活負擔的同時,還弘揚了中華孝道文化。日間照料中心配備了圖書閱覽、棋牌娛樂、詩詞書畫交流、電視廣播等功能用房,確保老年人住得舒適、玩得開心。
清油河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廚房和餐廳面積60平方米,能同時容納30人就餐,炊事員為社區公益性崗位,每天只做中午一頓飯,社區只收成本費,確保常態持續運營。通過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社區在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設置了畫室,為社區善于繪畫、剪紙的藝術愛好者提供了場地,讓他們在空閑之余在這里創作,社區還把他們的作品在網上進行展示和出售。縣殘聯為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立了殘疾人助殘服務站,配備了康復、健身等器材,社區殘疾人、老人可以在這里鍛煉身體,殘疾人器材可以共享使用。
今年54歲的清油河社區八組居民周金榮從小就喜歡剪紙,每次家里沒有事情的時候就會到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找社區的剪紙能手熊紅艷學習剪紙。
“社區喜歡剪紙的老人有空就去我那里學習,有時三四個,有時一兩個,帶的小孩有興趣學的話我也會教?,F在他們可以剪一些基礎的,等他們學會了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創造作品并進行售賣,都能有一定的收入,我在教他們的同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剪紙技術。通過相互學習,讓老人從中獲得非遺傳承,生活上也能更加豐富多彩一些,有利于他們更加快樂健康生活。”熊紅艷說。
為了加強日間照料中心的管理服務,清油河社區支持成立了老年協會、志愿者服務協會、廣場舞協會、“五老”宣講團等,經常性組織老年群眾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幫助老年人解決生活困難,豐富老年生活,營造良好的愛老、助老、敬老的社會新風尚。同時,鼓勵退休老干部、教師及老黨員等老年群體參與社區治理,弘揚傳承優秀家風、民風,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清油河社區磨溝六組田角家與田角賢因張磨溝口地塊發生糾紛。后經網格員、鎮社區干部、駐村工作隊及“有理大家評”成員反復調解,最終雙方握手言和。參與社區“有理大家評”的老人每人也獲得了“道德銀行”積分獎勵。
“在這里,每天都有志愿者來教老人學唱歌、練習拍手操。社區有難以化解的矛盾可以邀請社區德高望重的老人參與社區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成功后老人獲得積分獎勵可以到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清油河社區黨總支書記張馳指著日間照料中心活動室說。
2023年,清油河社區召開了社區慈善幸福家園募捐大會,動員愛心單位、愛心企業、愛心人士進行捐款,現場募集了23萬元。社區設立有專用賬戶,將這筆捐款資金用于社區扶貧濟困、恤病助殘、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日間照料中心日常管理運行等。社區50年代知青李凱林捐款5000元用于社區愛心超市購買商品,激勵老年人、志愿者參與社區矛盾糾紛調解等活動,獲得的積分可以在這里兌換生活用品。
“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的投用,為社區居民提供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服務場所,讓老人有了就餐之處、交流場所和活動陣地,進一步豐富了社區老人的文化生活。”張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