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打造油茶產業重點縣和建設高產高效示范基地為目標,著力擴大種植規模,加快低產林改造,促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提升食用植物油供給能力、助力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商南縣依據國土空間規劃,結合造林綠化空間評估成果,充分利用國土“三調”林地、園地、退耕地等適宜油茶生長的土地資源,因地制宜科學擴大油茶種植面積。強化油茶造林精細管理,油茶新增種植和低產林改造任務實行落地上圖管理,按照程序做好國土和林草資源數據變更工作。對品種混雜、樹體老化、林相殘敗的低產油茶林,采取嫁接良種、塊狀更新等改造方式。對品種配置不當、栽植密度過大的低產油茶林,采取疏伐、嫁接、劣株換種等方式改造。對管理不善形成的低產油茶林,采取修剪、綜合管理等方式,改造提升油茶產能。推廣“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產業化經營模式,強化園區承載,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商南縣在重點區域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中央財政造林補助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中,優先列入油茶項目,因地制宜、科學增加油茶種植比重。在規模成片種植基地,統籌建設作業道路、電力、庫房等生產基礎設施,充分利用蓄水池、山塘、水井等水源,改善油茶生產作業條件,增強抗旱穩產能力。加快推進良種基地建設,開展油茶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和鑒定評價,推進全縣油茶種子園建設,完善油茶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建設保障性苗圃,推廣芽苗砧嫁接和輕基質容器育苗等技術,建立種苗質量追溯體系,組織開展監督抽查和質量監測,保證良種使用率達100%,嚴防劣質種苗流入市場。
此外,商南縣積極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倡導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油茶大戶、專業合作社、服務組織等規模經營主體,通過山林流轉、生產托管、入股分紅、聯耕聯種等方式,整合資源,推進油茶種植和改造標準化、規?;?。以油茶專業合作社、生產加工企業為主體,積極配套油茶果脫殼、篩選、烘干等設施設備,建設標準化、規模化、信息化油茶果(籽)收購儲運初加工基地,實現就地就近初加工。整合現有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油茶果(籽)交易中心,及時發布交易信息,暢通商南油茶果銷售渠道。指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樹立品牌意識,加快推進油茶綠色食品認證、有機認證及品牌質量認證,積極注冊商南油茶產品商標,打造商南茶油品牌。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鼓勵林業科技人員在生產一線開設油茶科技課堂,啟動油茶鄉土專家培養行動,做到“縣有技術專家、鎮有技術骨干、村有技術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