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
工人在忙碌
9月30日,在商南縣現代材料產業園陜西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機械轟鳴,一臺臺生產設備馬力全開,工人正在嫻熟操作,忙碌而有序。
該企業瞄準增材制造產業鏈,將不銹鋼廢料、廢銅原料循環利用,通過3D打印及粉末冶金技術,年產600萬件粉末冶金及增材制品,填補了商洛增材制造行業的空白。目前,擁有建設粉末冶金制粉、粉末冶金汽車零部件、金屬3D打印生產線各3條,研發定制各類新型設備90臺(套),主要生產變速箱配件、齒輪、法蘭、3D打印銅鉻觸頭等產品。
該企業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緊抓西商融合政策機遇,實施校企合作,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團隊共建技術研究中心,將不銹鋼廢料、廢銅原料循環利用,通過3D打印及粉末冶金技術生產各類增材制品,實現了銅鎘觸頭材料工業化生產應用,解決了傳統3D打印過程中銅的反射率高、散熱快,難以實現工業化、批量化生產應用的難點,成功替代德國西門子電弧熔煉制備銅鉻觸頭技術,并實現批量化生產。
“這臺3D打印是鋪粉式3D打印,我們將粉末加在供粉艙,然后把零件的模型導進去,切片到0.04毫米后,通過激光把0.04毫米的粉末一層一層燒結,堆疊成型。這種技術與傳統的技術相比,可以把傳統的復雜的工件、傳統的機加工工藝無法加工的工件,進行打印生產,一次成型,不用再進行二次加工。”3D打印技術員彭科說。
“我手上拿的這一款產品叫銅鎘電觸頭材料,主要應用于中高壓真空開關里邊。目前,我們做出的這款銅鎘觸頭材料,它的導熱性、耐電壓強度、抗電伏燒蝕性均優于國內外現有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行業領先,主要用于西電寶光、成都旭光、京東方等國內龍頭企業,客戶都通過了相應的實驗驗證,開始實現批量化生產。”公司副總經理劉凱正在向前來參觀的省、市領導自信地展示著公司的產品。
陜西豪德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擁有發明、實用新型等專利15項,特別是自主研發的銅基觸材金屬3D打印技術行業領先。產品廣泛用于新能源車、中高壓電器、光伏裝備、通信工程等領域,與中國西電、陜汽、比亞迪、法士特等知名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了西安制造商南配套,填補了全市冶金粉末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鏈以及全市增材制造產業鏈的空白。
公司總經理孫文說:“我們的主要優勢是在3D打印銅鎘觸頭這塊兒,目前是做到全國獨一家,從裝備制造、工藝路線、產品質量上,都經過了專業機構的認可,我們已經申請了兩項發明專利。接下來,將這個合金粉末,包括汽車零部件以及銅鎘3D打印觸頭上下游結合,做成一個高附加值、高科技的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