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深秋時節,在商南縣試馬鎮馬泉山茶葉基地,一排排茶樹抽芽吐綠,綠色的茶山一座連著一座。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樹錯落有致,一片片翠綠的茶園像一張張美麗的綠毯,鋪滿了層層疊疊的山巒。
近年來,商南縣與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積極搶抓新一輪東西部協作機遇,依托商南資源稟賦和茶產業基礎,持續加強茶葉種植,著力構建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精心打造知名品牌,深入推進茶旅融合,推動全縣茶產業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更加完整、業態功能更加豐富、融合發展更加緊密,傾力打造區域聞名的“生態茶城”。
商南過去的老茶園,大多位于高海拔地區,由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管理,經常遭受凍害、干旱影響,且采摘難度大、人工成本高,在市場中沒有競爭優勢。溧水區對口幫扶商南縣聯絡組立足當地土地、水資源、氣候等自然條件,充分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綜合考慮群眾意愿、人力、交通、農旅融合等因素,科學規劃布局茶產業基地,以高標準茶園建設為抓手,以打造“三園一區”為核心,打造富水茶海公園、試馬北茶小鎮等茶產業基地,大力支持茶產業集中連片發展,推動全縣茶產業由點到面、由分散到集群發展。
溧水區對口幫扶商南縣聯絡組堅持將龍頭企業培育作為茶產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大力扶持御泉茗、滿園香、沁園春、鴻德農林等茶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升競爭能力,鼓勵其推行統一技術標準、統一生產管理、統一植保服務、統一品牌銷售等模式,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先后引進了白茶、黃茶、龍井43等10多種優勢品種,研發生產出綠茶、紅茶、烏龍茶、茯磚茶、工藝白茶5大類20多種茶產品,注冊商標20多個。
在安排蘇陜協作項目資金時,優先向茶產業發展傾斜,支持重點茶企引進新品種,擴大種植規模,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茶葉品質,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累計投入蘇陜資金3520萬元,幫助縣茶葉聯營公司、恩普農業、秦嶺鹿茗等企業新建或改建高標準茶園近5000畝,在富水、城關、試馬三大茶產業發展片區建設茶園產業路35公里,幫助滿園香、天蘭等茶企建設茶葉加工廠3000多平方米,建成了試馬鎮萬畝茶葉基地,富水油坊嶺、茶坊茶葉觀光園,城關千畝有機茶示范基地及清潔化加工廠、十里坪鎮李家灣茶葉基地等一批產業項目。
在審核和實施蘇陜協作項目過程中,堅持將聯農帶農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產業發展模式,把群眾牢牢地鑲嵌在茶產業鏈條上,引導從業者參與基地建設、生產加工、產品研發、產品銷售等茶產業鏈各個環節,通過流轉土地收“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資金入股分“紅金”、創業賺“資金”、兌換補貼得“現金”。
同時,按照“以茶促旅、以旅帶茶”的思路,積極學習南方地區先進經驗,引導眾多經營主體將茶葉與旅游結合起來,依托茶產業發展采摘體驗、研學旅游、非遺手工、民俗節慶等茶旅融合新業態,打造了多個集生態休閑、旅游觀光、文化傳承、研學實踐等多功能為一體的茶旅融合示范園,加快構建茶文化、茶產業、茶旅游、茶康養融合發展的現代茶產業體系。近年來,先后建成了富水茶旅融合示范園、城關茶旅康養示范園、試馬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等三大茶葉示范基地。在富水茶海公園打造了北門戶區、茶馬互市、斗茶廣場等11個重要節點,精心規劃了一批“望星空、賞花海、品茶香、觀云海、享氧吧”等有特色的旅游業態,吸引越來越多游客走進商南慢生活、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