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注重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共同發力,加快經濟體系轉型升級,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商南完善以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組織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深化重大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健全重點項目前期充分論證、開工后協同推進工作機制,優化資源、用能、資金、資源等要素保障機制,推動重大項目快落地、快建成、快投產。健全經開區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推進“標準地+承諾制+全代辦”改革、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探索健全完善“管委會+公司”等運營模式,建設數字化、智慧化園區,聚力打好園區建設提標擴容攻堅戰。健全融入西商融合協同發展機制、高質量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機制,借力西安創新優勢和開放優勢,做實做細“西安孵化、商南轉化”“西安研發、商南制造”,積極對接“商西歐”專列需求,推動更多“商南制造、商南特產”走出陜西、走向世界。加強與天津市、南京溧水區、咸陽市等地對口協作,深化鄂豫等周邊區域協同,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
商南縣以持續迭代市場體系、產業體系、基礎設施體系推動經濟體系轉型升級。積極參與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準入暢通、規則一致、監管協同,更好服務和融入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立足商南全省農產品主產縣定位,健全“四大名城”建設長效推進機制,健全產業鏈群發展體制機制,持續壯大茶旅融合首位產業和新材料(釩硅鎂)第二主導產業,推動茶、綠色食品(菌果)、釩、硅、鎂、鐵、康養(藥膳)、旅游、智能制造、清潔能源十大重點產業鏈聚鏈集群發展,提升特色農業競爭力,增強現代工業支撐力,提高康養產業吸引力,打造新農業、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四大百億產業鏈群”。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推動礦產開發、石油鉆井助劑、綠色食品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釩、硅、鎂等新材料和低氘水、茶香精、茶旅融合、藥膳康養產業發展,培育壯大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推進尾礦固廢綜合利用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加快強光手電、高端型砂、冶金粉末、3D打印、精密滑臺等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健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拓展多元化投融資渠道,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改革,完善縣、鎮、村三級商貿物流體系,加快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
商南縣持續做優政策供給、培優市場主體、創優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健全市場體系、擴大消費拉動,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健全政策統籌協調機制和取向一致性評估機制,促進財政、產業、價格、就業等政策協同發力,完善重大涉企政策出臺前充分征求企業意見機制。堅持國企民企一視同仁,突出對民營企業的項目融資、用地、用工、用能、技術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將跟辦代辦、一站式辦理、一網通辦、“雙百雙評”等有效舉措制度化、長效化,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的“小切口”改革舉措,聚力在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上走在全市前列,構建服務質量最優、辦事效率最高、保障政策最活、創業生態最好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