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今年以來,商南縣扎實開展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提升專項行動,以增強基層黨組織治理效能、防范化解突出矛盾風險、提升基層自治法治德治水平為重點,推動黨建引領、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全力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積極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商南縣設立縣委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各鎮(街道)設立黨建工作協調機制,各村(社區)建立以基層黨組織為領導、村民自治組織和村務監督組織為基礎、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合作組織為紐帶、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為補充的村級組織體系,推行縣級領導班子成員走村入戶、包鎮(街道)聯系重點村(社區),鎮(街道)領導班子成員包村(社區)聯系戶制度。將直接面向群眾、鎮(街道)能夠承接的服務事項依法下放到鎮(街道),充分發揮便民服務中心作用,實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理,為群眾提供急事難事“兜底辦”服務。制定鎮(街道)協商目錄,重點將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公益事業等重大決策事項作為協商主要內容,由鎮(街道)黨(工)委主導開展議事協商。推行人民建議征集、重大事項聽證、重要會議旁聽制度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情況建議“直通車”制度,構建多方參與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
商南縣依托鎮(街道)平安法治辦公室,加強鎮(街道)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做實“一站式”實戰平臺;推廣城區“一社區一民警”和農村“一村一輔警或警務助理”模式,推動城鄉社區警務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建立疑難信訪案件縣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實行鎮(街道)班子成員包抓調處,鎮(街道)領導干部每周至少抽出1個晚上開展“平安夜訪”,進村入戶與群眾“零距離”了解真實情況、收集矛盾問題、研究風險隱患,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聚焦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和重要事項,定期開展民主協商,實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評,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健全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聯系服務群眾機制,經常性開展入戶走訪。加強群防群治、聯防聯治機制建設,依托村(社區)完善網格化管理服務、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調處置、結果反饋工作機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行。
另外,商南縣規范村(社區)公共服務和代辦政務服務事項,加強對村(社區)的工作支持和資源保障,大力開展移風易俗,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激勵政策,推動形成社區和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等“五社聯動”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