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李強陽)今年以來,商南縣堅持把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持續加強供需對接、協作交流、幫扶激勵,推動醫療服務提檔升級、教育質量鞏固提升、特色農業做大做強。
商南縣突出建強一批臨床專科、帶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補一批技術空白、開展一批義診活動等四個重點,有效提升縣域醫療服務水平,省級中期評估位列全市第一方陣。爭取幫建資源,支持縣醫院創建“三級醫院”,建成縣腫瘤防治中心和3個鎮級急救分站,搶救、轉診急危重癥患者2482人,遠程會診2664例;開展培訓7場次180余人,結對幫帶臨床骨干醫師26名,選派10名醫護骨干到商洛市中心醫院學習先進技術;充分發揮幫扶專家專業優勢,全力實施腹腔鏡胃部分切除術等48項新技術新項目。
商南縣學習借鑒江蘇、咸陽等地先進管理經驗,推廣青藍結對、示范授課、教學研討等做法,健全完善管理制度17項,成立共建團隊6個,建立名師工作室5個、教研平臺14個,組織教學觀摩、學科競賽等活動350余場次,結對幫帶本土教師256名,培養省級學科帶頭人1人、教學能手3名。在商南高級中學探索推行“疑探展評”四環教學法,2024年高考綜合成績位于全市前列,高考萬人比繼續保持全市第一。圍繞“四大名城”建設,在職教中心新開設茶葉和旅游專業2個,成功創建陜西省中職技能大賽“手工制茶”“茶藝”賽點項目2個。
商南縣緊盯產業發展需求,聯合科技幫扶專家人才,組建10支鄉村振興人才服務團,先后下沉基層一線開展技術指導10次,指導幫建高山有機蔬菜、冷泉魚、梅花鹿等3個示范基地和茶葉博覽館,商南梅花鹿養殖規模西北第一,冷泉魚養殖規模全國第三;圍繞“茶菌果畜藥漁菜”等特色產業,成功引進香菇、茶樹、獼猴桃等新品種21個,解決各類產業技術難題11個,攻克茶葉關鍵技術瓶頸3項、研發新產品3款,商南茶葉獲評2024年中國氣候好產品;充分發揮幫扶專家技術優勢,聯系產業基地23個、企業10家,結對培養本土農技人才74名,培育智慧“新茶人”和“土專家”“田秀才”等1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