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南 璽)“這次多虧了政府給我們買的野生動物致害保險,不然我這被野豬毀掉的10畝玉米就白白損失了!”不久前,拿到6000元理賠金的商南縣十里坪鎮村民陳某滿意地說。
今年以來,商南縣針對野豬等陸生野生動物致害事件頻發的問題,探索建立了“四強化三保障”綜合防控工作機制,取得了生態、經濟、社會三大效益共贏的良好成效。
強化監測預警,注重源頭管控。充分發揮全縣1435名生態護林員隊伍的“前哨”作用,準確監測發布野生動物活動、疫源疫病及危害預警信息,累計開展監測活動6次,發布預警信息12條。
強化預防控制,突出綜合治理。組織實施棲息地優化工程、防控設施建設工程、種群調控工程等綜合防控措施,建設封山育林等工程12.35萬畝、機械圍欄等隔離設施1.3萬多米,設置安全警示標志160多處,成立專業化狩獵隊伍8支,組織捕獲野豬、野兔130多頭(只),有效提升了綜合防控效果。
強化補償救助,關切群眾利益。制定野豬等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建立協同救助補償制度體系,實施野豬成災致害保險制度、野豬獵捕專項補償金制度、野豬致害臨時救助制度,累計理賠野生動物致害案件558起,賠付金額54.18萬元。
強化宣傳引導,形成良好風尚。積極開展野生動物科學保護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科學保護野生動物新風尚,設置宣傳展板、橫幅等16個(條),發放各類宣傳材料(品)4000多份。
加大組織保障,提升工作實效。制定印發了《商南縣野豬等陸生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形成政府統籌、部門聯動、公眾參與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大制度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建立防控協調工作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林業、公安等11個部門和10個鎮(街道)的職能職責,制定具體的工作責任清單和重點任務清單,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和共抓共管、聯防聯控的強大工作合力。加大人力資源、政策資源、項目策劃、資金支持等綜合資源的保障力度,明顯提升野豬等野生動物致害防控工作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