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田 棟)“這本《商南好家風》里張桂萍父親年三十忍讓護家、母親用煙盒紙訂作業本,勤儉培育出三代九人考入師范及名校的耕讀傳家典范,讓我明白好家風是留給子孫最寶貴的財富。”3月12日,在商南縣青山鎮的“廉政書屋”,黨員劉慧撫摸著書頁感慨地說。今年以來,這樣的廉潔文化浸潤場景正在商南10個鎮(街道)各村(社區)同步上演。
針對農村基層黨員紀法意識薄弱、廉政教育覆蓋不足的現狀,商南縣紀委監委創新打造“廉政書屋”矩陣工程,聯合縣委宣傳部、縣文旅局、縣圖書館整合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資源,按照“一室多用、資源共享”原則,建成集黨性教育、紀法普及、警示震懾、文化浸潤四大功能于一體的廉政教育新陣地。書屋配備《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必學教材、《三秦廉話》等地域文化讀本以及《商南縣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例警示錄》等警示教材,形成“理論+文化+警示”立體化教育體系。
在城關街道東興社區廉政書屋,20平方米的空間布局精巧,左側“清風書柜”陳列著“三秦楷模”張淑珍等本土廉潔文化書籍,右側“警鐘長鳴”專區擺放著近年來查處的農村“微腐敗”典型案例匯編,社區大廳電子屏循環播放著商洛《藝文話廉》微視頻。
“我們采取‘訂單式’配書模式,為每個書屋配備廉潔文化書籍200多冊,每年更新率15%。”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該平臺,各鎮村創新開展“家風故事會”等活動,村“兩委”定期學習《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職規定》。據不完全統計,“廉政書屋”啟用以來,結合主題黨日等已開展專題活動230多場次,借閱量1.1萬冊次,覆蓋黨員群眾8600多人。
“廉政書屋不僅是個學習空間,更成為基層治理的新支點。”縣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隨著《商南清廉優秀書畫作品合集》《商南紅色文學作品選》等文化產品持續輸出,‘廉潔書屋+’模式正在衍生新效能,十里坪鎮依托紅七十四師成立舊址,打造‘古今廉韻’研學路線;試馬鎮把書屋搬進農業產業園,用廉潔文化護航鄉村振興。我們將進一步豐富廉潔文化內容和宣傳教育形式,在基層黨員中廣泛培樹清廉理念,以廉潔文化營造民風清朗的村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