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阮少楠)“以前出遠門打工就照顧不到家里,照看家里就掙不到錢。多虧國家的救助政策,讓我既能掙錢又能顧家,日子有奔頭了!摘了‘監測戶’的帽子,咱更要加把勁,決不再掉隊!”3月6日,家住商南縣過風樓鎮八里坡村的何祥林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將孩子送到5公里外的學校,回家照料好妻子的起居后,便按時趕去家附近的養雞場從事裝卸工作。這是商南縣扎實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幫扶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商南縣進一步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分層分類落實救助幫扶措施,有效增加低收入人口收入,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商南縣扎實做好基本生活救助,根據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信息,按照困難程度、類型和急難需求,分層分類落實救助幫扶措施。對防止返貧監測對象,按照現行的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給予針對性幫扶,堅決防止規模性返貧。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給予相應的基本生活救助。同時,加大低保擴圍增效工作力度,堅持“單人保”和“整戶施保”相結合,持續推進剛性支出扣減、收入財產豁免、漸退幫扶等政策。加強特困人員政策和照料護理人員責任“雙落實”,建立特困人員月探訪制度,對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全部實行集中供養。
在醫療救助方面,商南縣對特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費用給予全額資助,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等其他符合資助參保條件的低收入人口給予定額資助。對符合條件的大病患者,按規定給予相應醫療救助。在教育救助方面,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特困人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剛性支出困難家庭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中符合條件的在園幼兒、在校學生,采取發放助學金、生活補助、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助學貸款以及減免相關費用等方式,給予相應的教育救助。在住房救助方面,商南縣對符合住房保障條件的城市和農村低收入家庭,通過配租公租房、發放租賃補貼或農村危房改造等方式優先給予住房救助。在就業救助方面,對符合條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最低生活保障邊緣家庭成員、剛性支出困難家庭成員和防止返貧監測對象,落實貸款貼息、稅費減免、培訓補貼、社保補貼等政策。通過產業發展、勞務輸出、以工代賑等方式進行就業幫扶,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引導就業救助對象積極就業。
商南縣對遭遇自然災害的低收入人口,按自然災害救助政策給予相應救助。對遭遇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困難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人員,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在急難發生地通過臨時救助或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及時給予急難社會救助。
同時,商南縣還建立了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機制,在政策、對象、信息、資源等方面進行救助需求匹配對接,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多樣化救助幫扶。積極引導多方力量參與,鼓勵開展慈善幫扶,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促進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引導、支持有能力、有意愿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贈財產、開展慈善信托、慈善項目等方式,面向低收入人口開展慈善幫扶活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強化基層社會救助經辦服務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工作效率。積極開展社會工作服務,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推動形成“物質+服務”救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