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周 新)近年來,商南縣聚焦打造特色農業強縣目標,持續做好“一片葉、一條魚、一桌膳、一域游”文章,推動特色優勢產業集聚發展。
“融合式”深耕“一片葉”。每年新建茶園1萬畝,開發保護老茶園1萬畝,確保全縣茶園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內。建成商南茶博館、秦嶺茶鄉旅游度假區,打造秦嶺茶海門戶區、茶馬互市、斗茶廣場等景觀節點11個,策劃“秦嶺泉茗”開茶節、采茶制茶體驗等各類主題活動20余場次,延伸“茶旅+”產業鏈。富水茶海公園、試馬紅廟納入全市首批VEP試點項目,完成VEP核算29.9億元,實現“一片葉子”向生態資產轉化。
“鏈條式”激活“一條魚”。制定《商南縣發展壯大冷水養殖產業打造特色農業強縣實施方案》,成立冷泉魚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建規劃建設、技術服務、金融服務3個專班,聚力打造西北最大的冷水魚產業基地。建設冷泉魚養殖基地10個,養殖冷泉魚490萬尾,產值達到6000萬元以上,輻射帶動周邊群眾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設立冷泉魚產業發展扶持資金500萬元,落實用水、用電、用地等方面優惠政策,開展水產養殖政策性保險和漁業互助保險,支持冷泉魚產業發展。
“地標式”做好“一桌膳”。研發“金絲茶宴”“冷泉魚宴”“珍饈鹿宴”3個特色主題藥膳,推出特色藥膳菜品110道,推動藥膳從“民間技藝”向標準化產業升級。編印《商南藥膳故事》和宣傳冊,打造建設非遺美食街區和餐飲集聚群,挖掘和保護具有地方特色的中醫藥膳技藝,將其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成功舉辦“康養鹿城 膳養萬家”秦嶺藥膳大會、全市首屆秦嶺山珍藥膳美食大賽暨藥膳產業發展大會系列活動,商南獲評“秦嶺美食地標城市”。
“精品式”發展“一域游”。建成丹水驛、茶鄉驛站等精品民宿5個,秦嶺茶鄉、茶海公園以及5個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成為新的旅游打卡地。策劃組織秦嶺蘭花節等節會活動,赴南陽、西安、武漢等地開展旅游推介活動11場次,2024年接待游客、旅游花費較上年增長21%和23%。策劃四季主題游,陽城驛景區入選全國特色生態旅游線路,后灣黃葉、金絲峽云霧入選全國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商南獲評中國縣域旅游發展監測強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