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南縣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3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商南縣榜上有名,這是其繼榮獲“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后的又一“國字號”榮譽。
近年來,商南縣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位置,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改革為驅動,質量為核心,師資隊伍建設為保障,聚焦“城鄉一體、校際均衡”,加大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資源配置,穩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縮小城鄉、校際教育發展差距,全縣教育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創新機制,優化資源配置
商南縣創新管理干部任用與集團化辦學模式,促進城鄉教育資源均衡。實行校長三年任期制與中層管理干部任用制度,將教育質量作為考核核心指標,考核結果直接關聯干部的提拔、調整與淘汰,有效解決管理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流動隨意等問題,形成能上能下的管理機制。
集團化辦學方面,義務段學校劃分成7個學區,推行“大學區”管理,實現課程實施、校本研訓等“六個統一”,達成管理理念、優質師資等“四個共享”,“名校+”模式覆蓋全縣,有力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
結合縣城發展規劃,商南縣新建、擴建9所城區學校與4所“教育補短板”項目學校,形成合理城區辦學布局。同時,在鄉鎮新建、擴建教學樓等5.2萬平方米,改造60個旱廁。2024年,利用379萬元蘇陜協作項目基金,為54所農村中小學安裝387臺空調,大幅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與育人環境。
五育并舉,探索育人路徑
商南縣落實“五育并舉”,推進“雙減”政策,加強校際交流,探索全面育人路徑。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嚴格落實相關教學內容與課時,強化師資培訓,完善心理輔導室建設管理,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深度融合。全縣中心小學及以上學校均建成心理輔導室,6所學校獲評省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完善校長任期考評機制,將德育、綜合實踐、科創大賽等學生獲獎情況納入評價,促進學校全面發展。堅持活動育人,定期開展體音美抽測、運動會、藝術節等活動。創建12所國家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所省級“體育藝術2+1先進學校”、23所省市級素質教育優秀學校。
落實“雙減”政策時,商南縣出臺配套文件,建立多部門聯席會議制度治理校外培訓機構。各中小學嚴格落實“五項管理”,規范開展課后服務,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借助幫扶平臺,圍繞“三新”加強校際交流,開展教學研討等活動,多所學校與西安優質校結對。
深化改革,提升教育質量
商南縣深化教學、督評、考核改革,推動教育質量提升。修訂教學常規管理要求,明確學校領導教學相關任務,加強一線調研,抓實教學管理。推進“課堂革命”,提升課堂效率。構建三級教研網絡,以特色活動為抓手,深化教研引領教學改革。實行領導包片、干部包校、教研員聯片調研制度,建立督導評估體系與教學常規管理機制。
堅持正向激勵,修訂教學質量獎勵辦法,以教學常規與質量評價推動教育質量提升。出臺人事管理辦法,加強中層干部考核,扭轉不作為現象。制定競聘考核辦法,促進城鄉師資均衡流動。
商南縣在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之路上不斷探索實踐,通過系列有力舉措,推動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交上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