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高軍軍
巍巍大秦嶺,橫貫南北。
周至翠峰山下,白發蒼蒼的老娘郭鳳英望眼欲穿,她在等待經年未歸的兒子喻景林早日還家,那種思念,刻骨銘心。
山陽蒼龍山下,豆蔻年華的喻星星在流淚,她想念英年早逝的父親喻景林,這種想念,撕心裂肺。
2018年8月13日,喻景林突發腦溢血,年僅41歲倒在了自己喜愛的工作崗位上。近日,中共山陽縣委追授他為全縣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他毅然決然地走了,走得那樣的匆忙,走得那樣的沉重。帶著對工作一絲不茍的敬業,帶著對親朋好友的摯愛,帶著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熱愛,帶著一個共產黨人踏實勤勉,帶著一個紀檢監察人忠誠擔當,從山那邊來,又回到了山那邊。他的身后,留下一串串踏實、勤勞、忠誠、干凈、擔當的腳印。
程華宏是山陽高壩石橋村人,1982年出生的她個子高挑,安靜從容。說起他們認識的經歷,禁不住淚流滿面。初見喻景林的時候,他剛從西安交通大學國際經濟專科畢業,穿著一身略顯舊的校服,單薄的他在皚皚白雪映襯下非常的孤單。參加工作的喻景林在高壩扶貧社上班,跟同事們下鄉的時候,吃飯成了大問題,因為其他干部都是附近的,到飯點紛紛回家吃飯,就他一個外地人沒有地方吃飯,村干部就帶他去程華宏家吃飯,年輕的程華宏還問母親,這人怎么這么可憐,吃飯都沒個地。沒想到,一來二去的兩人最后走到了一起,2003年他們結婚,2005年就有了女兒喻星星,現在,他們一家還是租住在一間只有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程華宏說,喻景林就是個工作狂,原來在鄉下工作的時候,很少回來,要是回來也是急匆匆拿些換洗衣物,坐車又下去了,家里有事也不會請假,就像一頭默默耕地的老黃牛。
“這人工作不打折扣,那個認真勁,讓人不佩服都不行。”和喻景林共過事的板巖鎮安門口村村支書任富松說。那時候喻景林任板巖鎮紀委書記,包抓安門口村,包扶部門市紀委決定出資給村上興建一個帶有示范性質的葡萄園。喻景林每天早上6點就到村上,把村干部一個個地喊起來,一起商量工作,晚上也是忙到很晚。從開會給群眾做宣傳工作,到最后丈量土地。任富松記得很清楚,“他拿著尺子認認真真地在那量,我都覺得這家伙也太認真了。”結果群眾很佩服,征地賠償工作也順利到位。在栽植葡萄樹苗的時候,需要把多余的根系剪掉,喻景林就拿著剪刀和他們一起剪,在下地栽植的時候,他幫忙挖坑栽植,直到全部工作結束,把一班村干部佩服的不行,說他實在就是個干活的好勞力。任富松還記得,有一次他們去安門口村的檀樹組,由于太遠回不來,就在組長家吃了一頓飯,“吃了一碗面,他非給了十塊錢,我們拗不過,沒辦法。”任富松一臉無奈。
為什么我的眼睛常含淚水,因為我深愛著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說起喻景林,板巖安門口村白土寨組的曹遠朝泣不成聲,他永遠記著這個恩人。2015年7月一天,由于長時間下雨,他家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大梁突然裂開,情況非常危急。聽到村干部報告后,喻景林開車冒雨趕到村上,結果由于山洪暴發道路已經無法行走,喻景林就和村干部打著傘,一路泥濘走到十幾里遠的曹遠朝家,實地查看險情后,他們就把曹遠朝立即疏散安置到安全處,并幫忙聯系土管所,給這一家人申請另址新建,由于曹遠朝根本不知道如何申請手續,喻景林就開著自己的車,多次往返辦好手續。“現在住著安全的新房,想著給咱辦事的娃卻不在了,心里難受。”60多歲的曹遠朝悲戚萬分。
“喻書記是個熱心腸,不管誰家里有什么大小事他都樂于幫忙,是鎮政府院子里的老黃牛。”板巖鎮黨政辦的趙勝男如是說。她剛到單位的時候,縣上急著要上報一些材料,但初出茅廬的她一點頭緒都沒有,忙到晚上9點多還是不得要領。這時,在宿舍看書的喻景林看到黨政辦的燈還亮著,就過來查看。當得知還有幾份材料無從著手時,就耐心地一個個給幫忙收集整理,一直到所有的文件材料都合乎要求。并鼓勵她要好好工作,踏踏實實地從辦公室一步步做起。
喻景林生活非常儉樸,他不抽煙、不喝酒,很少添置新衣服,一年四季穿的都是那幾件有些發舊的衣服,曾跟他工作的同事回憶起他的衣服都能記得清清楚楚。簡樸不是喻景林刻意的追求,而是他從小就過苦日子養成的習慣,他對物質方面的要求很低,干干凈凈,暖暖和和就好,粗茶淡飯,吃飽就行。但在工作上,他對自己的要求卻十分嚴格,執紀監督問責絲毫不馬虎。2017年,喻景林調入山陽縣紀委第四監察室任主任。在工作中,他時時事事嚴于律己,“忠誠、干凈、擔當”是他的行為典范,在執紀、監督、問責的工作中“干字當頭、實字當先”是他的基本要求。他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過硬的作風詮釋了紀檢監察干部人民公仆的神圣職責。2017年11月24日,喻景林在西照川鎮核查信訪件與當事人談完話后已是晚上11點多,其他調查組人員說讓當事人自己回家,喻景林發現當事人的思想壓力較大,就將當事人送回家,并耐心細致地與當事人交談,認真做好當事人思想工作,直至當事人放下思想包袱平靜下來后,喻景林才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辦案宿舍,對調查組人員說:“我們不是為了辦案而辦案,要做一名有溫度的紀檢人。”他休息時已是凌晨2點了。
做紀檢監察工作,最難的是碰到熟人,最怕的也是碰到熟人。有熟人調侃喻景林說:“紀委的干部是‘監察御史’,見官大三級,你這工作好,以后可要罩著點啊。”在外人看來,紀委就是監督別人的、是查別人的,貌似很牛。但細心想來,紀委工作難免會面對熟人、朋友,平時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得罪的都是熟人,這工作不好干。喻景林知道,作為“拍蒼蠅”的人,既然選擇了這個工作,就要選擇“忠誠、干凈、擔當”,要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在處理戶家塬鎮一個案子的時候,喻景林就碰到這個情況。要調查處理的這個同志不僅當年在一起工作過,而且私下兩人關系還很要好,有事沒事了打個電話聊聊天的,突然一下子要去處理,這讓喻景林感到難受。“他壓力很大,但最后還是法大于情,嚴厲查處了此事。”帶隊的山陽縣紀委常委申金玲說。這個案子他能做到忠誠、干凈、擔當,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處理此事,他的胸襟和對工作的堅守可見一斑。在辦理圣泉醫院違規案件過程中,當時涉及他的老領導和熟人,但是案情明晰,違紀事實清楚,喻景林鐵面無私,堅持原則,最終給予當事人紀律處分。在一次協助市紀委辦案中,由于案情復雜,一辦就是一個多月,喻景林從未回過家,直到妻子程華宏生病,年幼的孩子上學無人照看,辦案組領導得知后,堅持讓他請假回家照顧妻兒,喻景林才在晚上6點下班后借同事的車急匆匆趕回山陽,安頓好妻子和孩子,第二天一大早6點就起床趕往市上,又投入到緊張的辦案工作中。“喻景林同志憑著自己對監察委工作的熱愛,對工作的執著和對黨的忠誠,愛崗敬業、認真負責、勇于擔當,樹立了新時期監察委干部的模范形象,是我們工作學習的榜樣”。山陽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縣監委會主任劉申海充滿惋惜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