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軍)近年來,山陽縣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全過程,突出問題導向、深化專項治理、完善制度機制、增進“三個感情”,在“實”“治”“促”“愛”上狠下功夫,強化作風建設,狠抓工作落實,為全縣脫貧摘帽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堅持問題導向,在“實”上下功夫。堅持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痼疾,切實讓作風“虛火”降下來,確保扶貧工作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把脫貧攻堅國考和省考作為對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透視和體檢,把問題整改作為是不是真講政治、是不是真敢擔當、是不是真改作風、是不是真為群眾的“試金石”,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重要保證。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聚焦解決扶貧領域的“四風”問題,把作風建設成果體現到脫貧攻堅實踐中,真正使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在扶貧領域靠實。要求全縣各級黨員干部堅持實事求是,錘煉“全面嚴實精準”和“五干”工作作風,堅決克服急躁癥、浮漂癥、虛假癥、懶惰癥、扯皮癥,嚴防急功近利、弄虛作假、數字脫貧,確保扶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
深化專項治理,在“治”上下功夫。持續深化“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活動,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作風問題專項治理,著力把解決思想認識不到位、制度執行不力、工作效能不高、問責效果不好、“治”得不深等問題作為重要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重點問題解決帶動全縣脫貧攻堅整體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升。不斷健全完善包括橫向協調、縱向聯動和紀委監委內部分工合作等專項治理工作體制機制。結合省市督查反饋、明察暗訪發現、查辦案件反映的問題,列出負面清單,堅持問題導向,對標對表開展精準治理。充分發揮縣紀委監委監督作用,主動對接、建立臺賬,從嚴管理、強化監督,大力推動全縣對口幫扶資金項目落地見效。既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微信等媒體,加強紀律法律宣傳教育,又通過建設“信、訪、網、電”四位一體的信訪舉報平臺,健全職能清晰、權責明確、各負其責的監督體系,為全縣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完善制度機制,在“促”上下功夫。積極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全面夯實縣、鎮、村“三級書記”抓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不斷健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組織體系,持續整頓提升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著力鍛造敢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隊伍,夯實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力量支撐,把最優秀、最適合的干部用在脫貧攻堅一線,主動擔當作為,開展精準扶貧。廣泛凝聚扶貧工作合力,理順縣級涉農部門職責,靠實幫扶單位的工作責任,構建了縣、鎮、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形成協調一致、無縫對接的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的強大合力。
增進“三個感情”,在“愛”上下功夫。脫貧攻堅是做人的工作,縣上制定出臺了《進一步增進對群眾對黨對總書記的感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意見》,動員全縣上下帶著“三個感情”開展脫貧攻堅。增進對群眾的關切關愛之情,必須樹牢群眾觀念,站穩群眾立場,掌握工作方法,善于發現和洞悉群眾的疾苦,樂于為民辦實事、解難事,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增進對黨的知恩感恩之情,必須主動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確保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各項扶貧政策和強農惠農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到位,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增進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敬仰愛戴之情,必須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把“八個一批”“六個精準”落到實處。悉心體悟習近平總書記真摯樸實的為民情懷,始終把貧困群眾放在心上,主動深入最偏遠、最困難的地方訪貧問苦,飽含深情地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