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曾亮 李沛)近日,山陽縣采取多項措施做好金融服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復工復產。截至目前,累計發放貸款2.38億元,已幫助37家規上企業完成復工復產。
該縣金融機構及時成立疫情防控金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嚴格按照省市出臺的政策文件要求,提前調整工作思路,通過電話、微信、線上預約平臺等多種“不見面”方式,積極對接縣域重點企業和客戶,不斷強化與企業互利共生共贏理念,針對不同類型企業推出適宜業務產品,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穩妥辦理展期和續貸,提升企業復工復產信心。
積極加強與醫院、疫情防控保障重點企業以及藥品零售商戶的服務對接,逐戶調查摸底,對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實行客戶經理包抓服務,開展一對一、跟蹤式幫扶。縣農商行為9家企業投放6100萬元,為198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845萬元,農行為4家企業投放3380萬元,長安銀行為3家企業投放1.1億元。
采取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延長還款期限等方式,對復工復產、春耕生產及農副產品生產、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在現執行利率基礎上下浮30~100基點,最大限度降低融資成本。農商行創新推出“戰疫商戶貸”產品,在現執行利率基礎上下浮216基點,用于保障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營業,已辦理戰疫商戶貸23戶326萬元,長安銀行為3家企業辦理展期和續貸1.84億元,工行為2家企業辦理展期2300萬元。
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優勢,簡化業務流程,推廣移動辦貸,實行線上審批,采取掃描、電子傳輸等方式報送貸款資料,開辟綠色通道,打造高效便捷的優質服務。郵儲銀行通過小微易貸線上模式進行主動授信,共為17家小微企業授信640萬元,農行為7家企業累計授信1.19億元,保證疫情防控“不打折”、金融服務“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