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三強三好”美麗幸福新山陽新篇章
山陽縣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2019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各項決策部署,聚焦“追趕超越”和“五個扎實”,持續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推進“五個戰役”,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社會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生產總值增長6.0%;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67.09億元,增長9.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9.97億元,增長9.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6億元,增長8.2%;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24992元、10669元,增長8.8%和9.7%;財政總收入5.71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19億元,稅收收入占比74.7%。
脫貧攻堅連戰連捷減貧目標如期實現
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盡銳出戰、聚力攻堅,高質量完成13064戶39208人脫貧、57個貧困村退出,貧困發生率由46.42%下降到1.02%,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目標。全年開展貧困勞動力技能培訓8249人,完成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9884人,打造山陽建筑和返鄉創業“兩大品牌”入選人社部人社扶貧典型案例;12471戶易地搬遷對象全部住進了新房,5994戶危房改造全部到位,全縣騰退拆舊超額完成省定年度目標任務;實施安全飲水工程165處、提升了11.83萬人安全飲水供水能力,完成“油返砂”整治和深度貧困村通組路247.7公里。寧商扶貧協作持續加力,落實協作幫扶資金1.5億元、落地項目15個。整合涉農資金5.23億元,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10座、產業基地102個,貧困村集體經濟實現全覆蓋。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主席武維華,先后深入山陽開展視察調研和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
項目建設再創佳績項目帶動強勁有力
始終把穩增長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著力抓項目、強招商、優環境,117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68億元,金雞扶貧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等65個項目建成投產,在全市重大項目現場觀摩綜合評比中榮獲第一名。丹寧高速、西十高鐵等35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到位。成功引進天鋁新材、品佳科創等27個項目落戶山陽,招商到位資金148.19億元、增長22.67%。全年爭取建設用地指標800畝,爭取中省預算內、陜南循環發展、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等專項資金22.42億元。
三次產業協調并進發展質效穩步提高
特色農業穩步推進,藥菌果畜4個全產業鏈產業持續壯大,新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3個,認定“三品一標”農產品3個,恒瑞公司晉級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南寬坪鎮甘溝村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現代工業提質增效,12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35.75億元,豐源五氧化二釩清潔生產、現代材料產業園等項目建成投產;新建標準化廠房6.45萬平方米,新增入園企業9戶;為14戶工業企業融資14.78億元。旅游三產活力顯現,省級旅游示范縣通過省政府命名,天蓬山寨成功晉升為4A級景區,靜心谷康養一期、縣城旅游服務中心等項目建成,萬城都市廣場、大明宮建材家居城正在裝修;全縣接待游客人數、旅游綜合收入分別增長27.56%和30.88%。農村電商服務站點發展到123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達7.8億元、增長29.5%。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鄉面貌展現新姿
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生態園林縣城順利通過復審,翠屏公園建成對外開放,城區集中供熱項目正式運行,“氣化山陽”項目即將竣工,城區停車場等項目扎實推進;豐陽印象、卜吉河等7個棚改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3億元,新征收房屋653套、新建安置房1187套;天麻小鎮、茶創小鎮建設進展順利,銀花、中村、戶家塬等6個鎮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漫川關鎮在全省“兩鎮”建設評比中位居第二,南寬坪等鎮入選省級農村特色產業小鎮名錄。為全縣239個村(社區)招聘生態網格員(四員合一)717名,農村環境明顯改觀。
生態保護力度加大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四大保衛戰”,深入推進“大棚房”清查整治,32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五亂”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實施流域污染防治項目9個、污染減排項目23個,93個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全面完成,實施綠化造林7.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銀花河、金錢河、謝家河三大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國家Ⅱ類標準,水環境質量居全市前列,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2天。
改革開放持續深化發展活力加速釋放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縣政務服務中心進駐單位36家、累計辦結事項6.5萬件,辦結率達99.03%,12345便民服務熱線高效運行,133項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新開辦企業刻制印章“零收費”,政務服務快遞“免費郵寄”;落實減稅降費7700萬元,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1727戶、增長11.18%。建設各類保障房9475套,被省政府評為“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先進縣”。培育認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戶,發展市級科技企業1戶,實現技術市場交易額2348萬元。完成外貿進出口3199.7萬元,引進外資6939萬元。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民生保障更加堅實
全年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的86.7%。改造縣鄉公路12條164.8公里,實施國省干線公路6條75.6公里,戶丁、漫川古鎮隧道等項目建成通車,榮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照川、小河榮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鎮稱號;發放創業擔保貸款4613萬元,新增城鎮就業3075人,轉移就業9.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以內;縣第一幼兒園、第三幼兒園順利開學,南寬坪銀廠小學、法官鎮初級中學等11個薄改項目全部建成;開展送戲下鄉330場次,小品《八戒娶親》、舞蹈《采薇》榮獲第十七屆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大賽金獎;縣中醫院遷建加快推進,南寬坪、西照川衛生院門診綜合樓投入使用;有效保障2.72萬名城鄉低保對象、3711人農村特困人口基本生活,5項社會保險參保率均達95%以上。
風險防控扎實有效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嚴格防范政府債務風險,出臺《山陽縣強化項目管理嚴控政府債務管理辦法》,成立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委員會,政府投資項目資金監管持續加強,全年化解政府債務4.69億元,縣政府債務管理工作被省財政廳列為一等評價結果。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五項攻堅行動”,切實加大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全縣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扎實推進“三個信訪”建設,大力開展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化解,共排查各類糾紛1591件,化解1487件,化解率93.5%。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受理涉黑涉惡線索260條,破獲涉黑涉惡類刑事案件169起,抓獲作案成員190人;持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整治,全縣公眾安全感滿意率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