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超 張宏
大會現場
齊唱國歌
碧水繞青山,金秋碩果累。紅旗迎風展,豐陽士氣振。
9月28日,中國共產黨山陽縣第十九次代表大會開幕。中共山陽縣委書記袁良善作題為《牢記初心擔使命砥礪奮進新征程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幸福五好山陽而努力奮斗》的報告。
五年來,山陽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市委四屆十一次全會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奮力在搶抓機遇中乘勢而上,努力在開拓創新中破解難題,著力在從嚴治黨中凝聚力量,順利完成了第十八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干成了一批強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辦成了一批群眾期盼已久、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實事,特別是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一道步入了全面小康社會。
會議明確,今后五年山陽縣將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放眼長遠、馭勢而進,用大視野審視比較優勢,用大坐標定位綠色發展,用大格局優化營商環境,用大智慧提升治理效能,努力將山陽打造成為“一都四區”示范縣。
“十三五”開創歷史性新篇章
砥礪奮進,踏石留印。
這是檢驗作為的五年。山陽縣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縣生產總值2020年達到144.32億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長5.8%,連續五年保持全市前列。電子信息產業園、金雞扶貧產業園等一大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全市重大項目觀摩評比連續五年位居前列。先后獲得國家衛生縣城、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省級文明縣城、省級文化先進縣等70多項榮譽稱號。
這是攻難克堅的五年。山陽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狠抓“六個精準”“八個一批”措施落實,3.07萬戶、10.67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12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創新推行的“三帶三創”產業扶貧模式、村集體經濟“2+X”機制有效做法被中央和省媒體宣傳報道,山陽建筑和返鄉創業“兩大品牌”入選人社部扶貧典型案例,易地扶貧搬遷工作被國家發改委表彰、并列入全國“十三五”時期典型案例,“扶貧脫貧互講互評”活動被國務院扶貧辦評為脫貧攻堅典型案例,以扶貧干部李長慶為原型的電影《秦嶺花開》全國公映。
這是追趕超越的五年。山陽縣呈現出“一產穩、二產優、三產升”的良好態勢。建成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12個,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11家,1鎮2村先后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示范村,“山陽天麻”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藥菌果畜等產業邁上了有龍頭企業引領、有規模基地支撐的良性發展軌道。規上工業企業發展到52家,豐源釩業、天之潤等3家企業在陜西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縣域工業集中區成功創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非公經濟占比連續五年全市排名第一。全域旅游加快推進,建成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4個,省級旅游示范縣通過驗收命名,法官廟村入選全國第三批鄉村旅游重點村,天竺山景區創建為國家森林康養基地。
這是把握機遇的五年。山陽縣成功列入國家第三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省級縣域經濟發展和城鎮建設試點縣,縣城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0.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上升到56%。創建市級以上重點鎮、美麗宜居示范村各7個,漫川關文化旅游名鎮考核連續五年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創建為全國特色小鎮和歷史文化名鎮,法官、漫川關被省政府授予“小城鎮建設先進鎮”稱號。
這是綠色發展的五年。山陽縣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扎實開展“秦嶺生態衛士行動日”主題活動,深入推進“五亂”整治,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完成小水電整治任務,生態優勢得到持續鞏固。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嚴格落實“河長制”“田長制”“林長制”,實施污染減排項目60個、水污染防治項目29個,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連續五年位居全市前列,三大河流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國家Ⅱ類標準,成功創建全國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省級生態強縣、省級生態園林縣城、省級森林城市。
這是揚帆遠航的五年。山陽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把穩方向之舵,堅定不移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權威。嚴格執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一銳器,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強化黨性修養,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在對標對表中提高政治判斷力,在常學常新中提高政治領悟力,在嚴守紀律中提高政治執行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發展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學習領悟紅色文化中,牢記宗旨使命,立起黨員好樣子,樹立黨員好形象。
……
這五年,是山陽縣經濟社會發展輝煌的五年,是實現追趕超越的五年,也是開創新篇章的五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46萬勤勞勇敢的山陽人民,經過五年艱苦卓絕的奮戰,奪取了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都四區”推動高質量發展
謀定而動,篤行致遠。
對于山陽而言,迎來了再創輝煌的時刻: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一都四區”目標,高質量發展的機遇寸陰尺璧。
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堅持生物醫藥、健康養生、醫養融合協同發展,帶動大健康、大旅游等朝陽產業提檔升級。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開辦專科醫療、康養機構,策劃實施一批醫養結合體項目,推動“藥、醫、健、食、游、養”融合發展。加快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抓好鄉村旅游示范村、康養休閑園區和旅游產業項目建設,推出一批“文旅+”“農旅+”新業態,持續擦亮“秦嶺最美是商洛·無限風光在山陽”招牌。
打造高質量發展轉型區。圍繞“兩新一重”“一都四區”,著力謀劃儲備一批含綠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重大項目,促進項目梯次推進、滾動接續。強化保障服務,加快推進西十高鐵、抽水蓄能電站等重點項目建設,形成以高質量項目建設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格局。落實落細市委、市政府產業集群化發展“二十條措施”,聚焦“3+N”產業集群,著力把健康醫藥、新材料、清潔能源培育成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把綠色食品、電子信息、生態旅游、建筑勞務培育成4個超50億產業集群。主動對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促進傳統產業更快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數字經濟園區,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實行領導干部招引重大項目責任制,深化“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吸引更多大企業、好項目落戶山陽。
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區。大力推行“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全力推動礦業發展“五化”建設,持續鞏固擴大生態優勢。接續落實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等措施,實施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推進金錢河、銀花河等重點河流綜合治理,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嚴控涉重金屬行業污染,堅決守好“一方凈土”。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生態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清潔生產和清潔能源產業,著力構建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相配套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深入推進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創建活動,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成為時代主旋律。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嚴格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大力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著力減環節、優流程、壓時限,最大程度提高辦事效能。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快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常態化。規范涉企收費、中介服務,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明確涉企事項權責清單和辦理時限,依法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深入開展投資發展環境專項整治,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企業營造放心投資、安心創業的良好氛圍。
打造市域治理創新區。扎實推進縣鎮村綜治中心“六化”和基層“兩所一庭”規范化建設,持續加強公共安全監督管理。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五治”融合發展,全面加強鄉村治理,維護農村長治久安。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繼續實行平安穩定信息研判機制和“逢四研事、遇事解事”制度。推行“人盯人+”社會治理機制,加快“雪亮”工程建設應用。深化各領域、各行業平安創建活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堅決防范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山陽縣委、縣政府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以奮發圖強的精神風貌和折箭為誓的決心,誓讓山陽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脫穎而出、持續領跑。
“五好山陽”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新時代繪就新藍圖,新征程吹響新號角。
山陽縣第十九次黨代會提出: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抓好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幸福“五好山陽”建設,不斷滿足廣大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建設富裕山陽。大力發展“3+N”產業集群,培育壯大骨干財源。堅持以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抓手,補齊短板弱項、夯實發展基礎,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推行“五強化五確保”防返貧工作機制,開展“兩邊一補齊”活動,確保脫貧基礎更加穩固、成果更可持續。按照鄉村振興“111”示范工程要求,扎實推進2個示范鎮、20個示范村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經驗、提供樣板。全面落實促進城鄉居民增收“十條舉措”,大力發展“糧藥菌果畜茶”等農民增收產業,加大援企穩崗、技能培訓力度,完善就業供需對接平臺,讓城鄉居民收入越來越高,生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底氣。
建設文明山陽。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豐富人民精神生活,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全面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厚德陜西·善行商洛·尚德山陽”建設,大力宣傳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等先進典型。廣泛開展“愛我商洛·愛上山陽”主題活動,持續開展文明縣城、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活動,講好山陽故事,倡導文明新風,弘揚良好家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持續唱響“漫川大調”“秦風楚韻·精彩山陽”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提升小微文化企業創業孵化園管理水平,加快培育引進一批龍頭文化企業,帶動全縣文化產業發展。
建設和諧山陽。堅持底線思維,提升維護社會和諧的能力和水平,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堅持以政治和意識形態安全、政府債務和金融、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等風險為重點,扎實開展重大風險隱患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找準風險點、嚴控風險源,把各類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大力實施“八五”普法教育,健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全民法治觀念。
建設美麗山陽。堅持建管兩手抓、兩手硬,建出山陽高顏值,管出山陽新形象。按照“東進西擴、開發新區、改造老城”的思路,以“兩拆一提升”三年行動為抓手,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讓城市更有品位、更有品質、更有溫度。持續增強漫川關、高壩店國家級重點鎮輻射帶動作用,拓展提升戶家塬、法官、天竺山等市級重點鎮建設內涵,加快建設板巖、楊地、西照川、中村、小河口等區域中心鎮,努力形成功能完善、設施配套、環境優美、富有特色的宜居小城鎮格局。持續開展“六清六治六無”活動,不斷加大人居環境整治力度,打造視覺美麗、心靈舒暢的秦嶺山水宜居環境。
建設幸福山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保障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圍繞“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目標,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社會救助、殘疾人關愛幫扶、特困人員供養等體系,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機制,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增加和優化養老托幼等服務供給,讓幸福更有質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校建工程建設,爭創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抓好繼續教育和特殊教育,規范民辦教育。落實全民健身戰略,支持鼓勵全民健身活動,爭創國家全民健身模范縣。狠抓“健康商洛2030”行動計劃落實,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
山城豐陽,秦嶺明珠。寫著包容開放綠色標簽的山陽縣,唱響著嘹亮的凱歌,昂揚闊步地邁向新的一百年。
中流擊水,奮楫者前。山陽縣委書記袁良善說:“新時代使命光榮,新征程重任在肩。我們要始終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低調務實不張揚,擼起袖子加油干,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