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張亞男 王盼 阮佳英)自夏季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開展以來,山陽縣重點攻堅、靶向施策、統籌推進,臭氧污染防治攻堅成效顯著,全縣環境空氣質量穩步提升。截至9月底,臭氧濃度為107ug/m3,較2020年同期下降20.1%,改善幅度全市各縣區最大,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62,位居全市第一。
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的原則,有關部門按照協同控制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等臭氧前提物排放的思路,以縣城建成區為重點區域,以高溫時段(10:00-16:00)為重點節點,以制藥工業、油氣回收、餐飲油煙、汽修噴涂等行業為重點抓手,配合市執法支隊、聯合縣直相關部門、對接“一市一策”專家團隊、邀請第三方監測公司,多方合力,以點帶面,采取針對性防控措施,統籌推進各行各業臭氧污染防治措施落實落細。
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行業牽頭、屬地管理”的原則,城關街辦作為全縣臭氧污染重點防控區域,落實好環境網格化管理,進一步強化生態網格員責任落實。縣環境分局、經貿局、住建局和交通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責,定期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強化移動源污染管控,同時各個部門相互協作,密切配合,引導制藥企業合理安排停檢修計劃,完成陜西必康制藥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涉氣項目2個。
縣大氣強化執法隊對機動車尾氣開展路檢路查3次,對29家加油站油氣回收和18家汽修企業噴涂廢氣收集治理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對70家揮發性有機物企業開展監督監測。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編碼登記、監督性檢查,對8臺排放不達標機械進行污染治理并申請獎補資金。夏季高溫天氣,在城區主要道路增加灑水頻次,降溫抑塵,減少光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