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薛貞
圖為漫川古鎮街道,白墻黛瓦,獨具特色。
圖為漫川關鎮靳家河休閑長廊,山水相依,景色宜人。
“秦嶺南,漫川關,不是江南勝江南……”
四月的山陽縣漫川關鎮,春風和煦,鶯飛燕舞。筆者走在漫川關鎮的黃花嶺上,薄霧縈繞著座座茶山,縷縷茶香沁人心脾。山間,一群茶農戴著草帽、挎著茶簍嫻熟地采摘著茶葉,不時傳來幾句悅耳動聽的漫川大調。
秦楚漫川入畫來
山環水繞處,秦風楚韻濃。走進漫川古鎮,白墻黛瓦,坡面屋頂,一排排馬頭墻獨具特色。秦街,楚街,雙戲樓,武昌館,騾幫會館……無不訴說著“秦楚咽喉”漫川關的千年故事。
漫川關鎮對標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國家旅游度假區創建標準,構建漫川古鎮“一心五區一帶一圈”發展布局,大抓項目帶動、基礎配套和旅游創建,全面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和品質內涵。該鎮推動“漫川千古情”嵌入式旅游演藝項目落地,舉辦漫川過大年、中國漫川文化旅游戲劇節、靳家河美食節、風箏節等活動,使“秦風楚韻·浪漫漫川”品牌遠近聞名。
漫川關鎮副鎮長陳波說:“近年來,我鎮依托豐厚的文化資源,按照‘精品景區+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的思路,以旅游‘雙創’為抓手,實施千戶民居改造、地下綜合管網、十里畫廊及生態停車場等重點項目110多個,成功創建為省級旅游度假區,漫川古鎮、漫川人家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景區、小河口水上樂園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
建好茶園產業興
“今年的茶葉長得好,我一天能采四五斤,差不多150塊錢就到手了,最主要的是在家門口,娃放學了能招呼娃。”近日,在蓮花社區黃花嶺上采茶的村民黃尚云高興地說,“這個茶園(黃花嶺茶創小鎮)大概有1.2萬畝,現在每天差不多有230人在這采茶,一天能采1000多斤呢。”
每到采茶時節,在蓮花社區黃家嶺、萬福村賀家嶺、古鎮社區紙房溝隨處可見茶農采茶的繁忙景象,小小茶葉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
漫川關鎮地處北緯33度,處于茶葉生長的黃金緯度帶。近年來,該鎮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按照“提升老基地、建設新基地”思路,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壯大產業基地,厚植三產優勢,以蓮花社區、萬福村、古鎮社區為核心,輻射帶動全鎮5個村(社區)發展茶產業。
“目前,我鎮建成標準化茶園9500畝、茶葉種植3.2萬多畝。我們引進安吉白茶、黃金芽等無性系高端茶葉品種,創立蓮花茗茶、古鎮仙毫、萬福紅、福之山、萬福翠峰、萬福毛尖等茶葉品牌。發展茶葉加工廠5個、茶葉企業3個、茶葉銷售體驗店4個,發展茶農1245戶4500多人,帶動勞動力1200多人,茶葉產業已成為全鎮的支柱產業之一。”副鎮長吳治林說。
茶旅康養深度融合
漫川關鎮堅持“以茶興旅,以旅促茶”,以蓮花社區黃花嶺茶創小鎮、漢華現代農業示范園、萬福賀家嶺高山茶葉示范園、紙房溝茶葉采摘體驗園4大茶旅綜合發展園區為抓手,聚力打造以茶葉種植、生產、觀光、體驗為核心,涵蓋現代化農業、生態觀光、休閑體驗、健康養生、特色文化于一體的農旅茶園綜合體,不斷推進茶旅康養深度融合發展。
漫川關鎮開闊發展思路,深挖優勢資源,跳出茶旅抓康養,堅持規劃引領、提質擴容、融合發展,加快推動漫川醫院遷建和謀劃康坪中藥材康養基地、文旅康體中心、高端康養酒店等8個項目,同步招引一批特色民宿和體驗項目,策劃一批茶旅康養體驗活動,致力于打造“中國康養之都”先行區。
“我們將緊盯市委、市政府‘一都四區’和縣委、縣政府‘一都四區’示范縣建設目標,搶抓高鐵新城、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機遇,積極探索‘茶旅康養到漫川’之路,努力做實康養基礎、做美康養城鎮、做大康養產業、做強康養品牌,為山陽打造‘中國康養之都’示范縣貢獻漫川力量。”漫川關鎮鎮長肖桂鋒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