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蔡 銘)初夏時節,萬物崢嶸。走進山陽縣城關街辦葛條村,隨處可見干部群眾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他們在田間地頭管護藥材、發展產業,忙得不亦樂乎,成了夏季鄉間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我在這里主要負責除草、施肥、田間管護等工作,家門口上班,工作量不大,也能方便照顧孫子,每個月還有1000多元的收入。”正在中藥材產業基地除草的7組脫貧戶李秀英高興地說。
葛條村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種植中藥材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近年來,為全面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接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該村結合村情實際,將中藥材、林果產業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重點培育,積極開展“支部帶創業、支委帶產業、黨員帶農戶,合力推進脫貧攻堅”活動,探索推行“支部+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產業發展模式,流轉林地、撂荒、閑置土地,重點發展花椒、板栗、黃芩、天麻、連翹等優勢特色產業,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我們鼓勵貧困戶種植中藥材,在合作社打工,幫助他們實現家門口就業。”村黨支部書記郭等存介紹,“近年來,在駐村幫扶部門的幫扶下,村子發展花椒、板栗、黃芩、天麻、連翹等特色產業2600多畝。”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設施農業特別是特色產業的扶持力度,實施標準化生產,發展多樣化、精細化經營,讓特色產業不斷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城關街辦黨工委書記楊昌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