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全力推動“掃黃打非”工作紀實
本報通訊員 張 培 徐世旺
莊嚴的“法庭”現場,嚴肅的“庭審”用詞,準確的“法官”術語、激烈的“雙方”交鋒……最終,“一件校園侵權案”得到公開公平審理,引起了廣大師生熱烈鼓掌,連連點贊。和真實的法庭不同,這是一場在山陽縣城區第一小學校園里舉行的“紅領巾法學院”進課堂活動,庭審現場各個環節全部由小學生擔任,通過角色扮演、情景演繹、親身參與,進一步增強了青少年法治觀念,共同營造“同心護苗、護助成長”的社會環境。這是山陽縣縱深推進“掃黃打非”工作、筑牢文化安全、捍衛一方凈土、守護精神家園的一個掠影。
近年來,山陽縣始終把“掃黃打非”工作作為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的重要抓手,突出“五個強化”、圍繞“五項任務”、聚力“五個融合”工作推進機制,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協同推進,在全縣形成了上下聯動、左右協調、齊抓共管的“掃黃打非”良好格局,確保“掃黃”有力、“打非”有序,成效明顯。2021年8月2日省委宣傳部《每日要情》專題刊發山陽縣“掃黃打非”工作經驗。漫川關鎮2020年入選第四批全國“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山陽縣“掃黃打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榮獲2021年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稱號。
為解決責任架構不清、履職盡責不到位等問題,山陽縣建立了強化思想認識、強化組織領導、強化工作部署、強化教育培訓、強化工作機制“五個強化”責任體系,扛牢主體責任,推動工作落實。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每年專題研究“掃黃打非”工作,把“掃黃打非”納入各級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體系,各級各部門成立了相應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管領導和業務人員,印發了《關于推進“掃黃打非”基層站點規范化標準化建設的通知》《山陽縣2022年“掃黃打非”行動方案》《2022年全縣“掃黃打非”工作考評辦法》等文件,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領導架構和組織保障體系。圍繞基層干部實際需求,將“掃黃打非”知識納入意識形態、宣傳思想文化、文化振興等教育培訓主要內容,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農家書屋、“豐陽新聲”理論宣講、“戲曲進鄉村”等平臺,累計培訓基層干部群眾2200多人次。建立健全聯席會議、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現場觀摩、督查考核等工作機制,實行“月安排、季督查、半年考評、年終考核”工作舉措,建立主體責任“負面清單”考核計分辦法,以“負面清單”倒逼履職干事、推動落實。
山陽縣圍繞陣地建設標準化、活動開展常態化、巡查檢查制度化、聯防協作經常化、違法打擊震懾化“五項任務”,對標對表、強弱補短,嚴格標準,多措并舉,強力推動“掃黃打非”落地見效。按照有辦公場所、有骨干隊伍、有相關制度、有依托平臺、有工作經費、有宣傳陣地的目標,建設規范化、標準化鎮辦工作站18個和部門、村(社區)聯絡點260個。創建全國示范點1個、省級示范點2個、縣級示范點36個。以“掃黃打非”進機關、進村社、進校園、進景區、進企業、進公共場所、進網絡“七進”行動為抓手,通過理論宣講、普法宣傳、文化演出等方式,開展專題宣傳、典型宣傳。圍繞國家重大政治活動、重要時間節點、重點敏感領域,科學分析形勢,制定處置預案。深入開展自查活動,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有害信息,營造積極健康、向善向上的文化環境。定期聯合公安、文化、市監等執法力量,對出版物市場、旅游景點、KTV、網吧、快遞物流等場所開展大排查行動,嚴禁非法出版物及有害信息銷售傳播,堅決取締游商地攤違規銷售光碟及非法出版物行為。兩年以來,共開展聯合執法53次,排查整改問題34個,警告約談16人次。組織開展跨鎮、跨縣、跨地區等區域聯防協作暨專項整治行動200多次,取締銷售涉嫌非法音像制品、出版物的流動攤販36個。2021年7月22日,鄂豫陜渝毗鄰地區“掃黃打非”區域聯防協作會議在山陽縣召開,山陽縣與毗鄰地區湖北省鄖西縣開展“掃黃打非”區域聯防協作執法檢查常態化,切實守護交界區域文化市場安全。利用“兩法銜接”機制,推進“掃黃打非”案件快速查辦,先后辦結張某某被他人以發群裸聊視頻形式詐騙案、秦某某被詐騙案、孟某在抖音制造事端無事生非擾亂公共秩序案,審結一起侵犯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
縣上全面推進“掃黃打非”工作與意識形態、精神文明創建、基層社會治理、公共文化服務、實施鄉村振興等中心工作相融合,增加“掃黃打非”在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中的考核分值,推動縣鎮村三級上下聯動促實效、部門聯動聚合力。將“掃黃打非”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移風易俗和各類文明創建工作重要指標,出現涉黃涉非的,一票否決,倒逼群眾遠離低俗不良文化。積極發揮“人盯人+”基層社會治理網格員作用,將“掃黃打非”市場巡查、發現線索、處置問題納入社會治安排查化解主要內容,明確治安民警和網格員管控責任,實現社會治安防控隊伍共建、資源共享、力量共用。利用文化館(站)、農家書室、村級文化廣場陣地,開展全民閱讀、全民普法、全民健身等活動,依托“豐陽新聲”理論宣講團和文明實踐團、廣場納涼晚會等,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低俗文化,潛移默化教育群眾向上向善。將“掃黃打非”納入鄉村振興總體規劃,堅持塑形與塑魂相結合,大力實施鄉風文明建設,全面落實“一約四會”制度,著力鞏固鄉村思想文化陣地、保障鄉村文化安全,不斷增強意識形態工作凝聚力、引導力。
秦風楚韻,和美山陽。“掃黃打非”工作永遠在路上,山陽縣將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踔厲奮發、篤行不怠,精準發力、重拳出擊,守護好山陽這塊文化凈土,為打造“一都四區”示范縣、建設“五好山陽”筑牢文化安全屏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