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蔡 銘)今年以來,山陽縣城關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圍繞生態保護、鄉風文明、便民服務,持續擦亮新時代“黨建+”示范品牌,不斷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一線勇挑重擔、再立新功。
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打造“黨建+生態保護”品牌。組織24個村(社區)的260名黨員志愿者加入“山水田林路”管護隊伍,對各網格范圍內的生態環境、清潔衛生、污水排放等開展日常巡查。發放生態保護明白卡5200余份,進一步明確管護范圍、管護期限和管護職責,定期開展主題黨日學習活動,著力打造一支黨性強的高素質生態管護員隊伍。
涵養鄉村振興好風尚,打造“黨建+鄉風文明”品牌。進一步健全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機制,全面推行群眾點單、政府派單、站所接單的志愿服務模式,扎實推進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已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創建、生態保護、關愛留守兒童等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210余場次。扎實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建立村(社區)自治評議會制度,開展文明村(社區)、美麗庭院創評活動,不斷增強廣大群眾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意識。
開展入企聯企服務活動,打造“黨建+便民服務”品牌。精心打造“一幫到底”品牌,組織20名黨員干部成立“幫代辦”服務專班,為企業提供保姆式“一對一”服務。開展入企聯企活動,將每周五定為干部聯企“走親日”,全力破解企業“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通上門代辦“綠色通道”,架起干群關系“連心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