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側記
豆科植物苜蓿草花朵(2022年5月10日拍攝于高壩店鎮污水處理站內)
期待破殼的花紋鳥蛋(2022年夏拍攝于高壩店鎮石頭梁社區)
本報通訊員 田嬌嬌
鳥巢里的雛鳥期待著破殼,溪流中的小魚歡快地嬉戲,屋檐下的蜘蛛在抱團休息……大自然中的精靈們奏響了屬于它們的協奏曲。近年來,無論在山陽縣城的公園,還是在鄉村的田間地頭,森林中放聲高歌的小鳥、河流中靈動的魚兒……都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豐富多樣的生物為這個世界增添了太多的溫暖、美麗與活力,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秦嶺南麓腹地的山陽縣臨近北緯34°,有18個鎮辦244個村(社區)46萬人,境內群山綿亙、溝壑縱橫,由流嶺、鶻嶺和鄖嶺構成“三山夾兩川”的地貌格局,屬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全境處于秦嶺生態保護區范圍內,森林覆蓋率達68%。植物種類繁多,常見的野生植物有100多科、884種,其中紅豆杉、銀杏是國家Ⅰ級珍稀瀕危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Ⅱ級珍稀瀕危和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17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200多種,其中獸類5目14科33種、鳥類16目40科150種、兩棲爬行類4目20種。有國家野生動物Ⅰ級4種,有國家野生動物Ⅱ級23種、省級52種。
2021年,山陽縣依據《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山陽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實施方案》,編制了《山陽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項規劃(2021—2025年)》,將在2025年完成生物多樣性調查工作,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拯救瀕危珍稀物種、加強動物物種資源研究保護和森林公園建設等目標;成立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導小組,將境內珍稀野生動植物保護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發力點,對山陽縣境內分布的野生蘭花、石斛、銀杏等珍稀野生物種進行全面保護,全力維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推進生態建設變好、均衡發展。全縣審批了2家專門從事紅豆杉苗木繁育和產品研發的企業,在縣內發展秦嶺紅豆杉良種繁育基地30畝,年可繁育紅豆杉苗木30萬株。縣上不定期組織開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專項行動,設立生態保護區、宣傳牌、嚴厲打擊破壞野生紅豆杉資源行為等措施,不斷加強紅豆杉資源的保護和發展,確保了全縣野生紅豆杉資源安全;建立了陜西天竺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將保護區內的動植物納入重點監管保護對象,增加物種多樣性。山陽縣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正在不斷完善,生態系統脆弱性局面得到徹底改變,生物多樣性持續穩定多樣化。
2010年以來,由市生態環境局山陽縣分局牽頭聯合多部門每年開展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考核工作,全面評估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對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及保護效果。2019年開始,連續3年山陽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均達到82%以上,評價結果均為優,作為衡量全縣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中的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指數、水網密度指數等綜合指標,考核工作為豐富生物多樣性提供優質的生態環境保障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2022年4月,山陽縣分局開展環保知識進“校園活動”,環保干部將保護野生動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環境重要性繪聲繪色講給在校學生;5月22日是第22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山陽縣分局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傳播新理念,促進廣大群眾對生物多樣性的理解;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中,山陽縣分局呼吁全社會提高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并保護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天竺山鎮僧道關村的一位村民說:“最近幾年,山上的野生動物明顯增多,野豬的腳印遍布山林,野生名貴藥材山坡上也多了。夜幕降臨,還可聽到山羊、野雞、貓頭鷹等動物的叫聲。以前山上的樹木被亂砍濫伐換取微薄的收入,根本就不可能見到這么多野生動物,如今的生態環境變好了,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了,這也是在造福子孫后代!”
保護生物多樣性任重道遠,促進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是山陽縣人的共同心愿。眼下山陽縣正在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美好的生態環境將會使得更多的野生動植物生長繁衍、安家落戶,未來的山陽將更加宜居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