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孫 婕)今年以來,山陽縣通過主體聯農、技能聯農、銷售聯農等方式,持續提升聯農帶農綜合效益,有效帶動農戶參與產業發展,多渠道增加農戶收入。
山陽縣采取龍頭企業“抓兩頭帶中間”、合作社“抓一品帶一業”、能人大戶“抓示范帶著干”的模式,以代養托養、訂單種養、就近務工等形式,實現農戶生產經營掙現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就近務工拿薪金、土地流轉獲租金,將農戶與市場經營主體利益緊密聯結。目前,全縣累計發展農民合作社941個、能人大戶2030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1家,帶動發展“五小”經濟4000多戶,將9.8萬名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上。
山陽縣組建跨部門聯動培訓專班,整合人社、農業、移民、婦聯等10個部門培訓資源,以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為導向,在已建成的企業生產車間、社區工廠、產業基地等設立技能培訓基地11家,邀請行業技能人才和鄉土能人開展技能培訓28期,受眾1600多人次,推動就業從勞力型向技能型、從季節性向長期性、從農民工向產業工人“三個轉變”。
山陽縣探索“借袋還菇”“借豆還芽”“借苗還雞”等模式,由經營主體負責農產品保價回購,并采取保險托底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農戶經營風險。同時,鼓勵支持經營主體拓展消費市場,線下利用中央定點幫扶、蘇陜協作、省內對口幫扶等資源,采取超市代銷、設立專柜和“以買代幫”等方式,設立山陽特產展銷店或銷售專柜200個;線上建立農特產品直播間16個,上半年線上線下累計幫銷代銷農特產品價值5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