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困難群眾去世,家屬著急沒人張羅后事,鎮村組三級干部及時入戶主持;老舊小區停車難,紀委立足監督職能,創新方式抓整頓,獲群眾點贊……
民生小事點中作風建設大命題。今年以來,山陽縣持續開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深入基層查堵點、破難題,持之以恒糾頑疾、補短板,努力鍛造作風硬、本領強的干部隊伍,為山陽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三個強化”抓推動 錘煉干部隊伍
7月的豐陽大地,驕陽似火,高壩店鎮的西十高鐵和丹寧高速建設工地上一片忙碌。在石頭梁社區和龍鳳村交界處的牛胖溝西十高鐵站工地現場,隧洞口和高架橋作業面的工人們正揮汗如雨,加緊作業。
“面對西十高鐵和丹寧高速兩個重點項目同時在我鎮開展,拆遷、征地、維穩任務重,壓力大,我們充分發揮組織帶動作用,強化黨員帶頭示范,主動化解糾紛矛盾,確保兩大項目如期順利實施。”高壩店鎮黨委副書記郭貴林告訴記者,為保駕護航兩大重點項目高質量建設,鎮黨委成立兩個項目聯合黨支部,分別由黨委書記和鎮長親自擔任聯合黨支部書記,帶頭入農戶、解難題,通過黨員包戶、宣講政策、帶頭征遷等形式順利完成征地1192畝,拆遷房屋140處、墓地305座。無一例信訪案件在縣級以上層面發生。
“能不能成為作風過硬、敢于擔當、奮勇爭先的干部隊伍,縣域重點項目建設就是作風提升效果的檢驗場,就看干部在一線中能不能解決問題。”山陽縣委組織部部長伍淑軍介紹說。
山陽縣聚焦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提出了強化政治引領、強化組織帶動、強化教育培訓的“三個強化”抓推動工作模式,縣委常委班子示范帶動全縣各級黨組織開展研討交流160場次,在學思踐悟中提升政治能力,在思想洗禮中強化使命擔當;各級政府部門堅持以上率下、示范引領,帶頭領任務、抓落實;全縣分批次舉辦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班9期,舉辦“素能培訓班”,培訓干部300多人,實施“千名領跑人”學歷提升計劃209人,儲備村級后備干部1195人,讓干部在學中充電、講中強能、干中提標。
“三項機制”增效能 激勵干部擔當
“在接到群眾反映的停車難問題后,你們單位一把手親自抓了嗎?”“新建停車場項目為啥遲遲動工不了?”“停車位收費政策為啥公示不及時?”這是年初山陽縣紀委在“停車難”專項整治推進會開場時的三連問。
山陽縣城區車流量密集,中心區域均為老舊小區,地下停車場少,地面停車資源有限,可利用建設停車場的空間稀缺,隨著機動車逐年增多,停車供需矛盾緊張的問題也日益顯現。山陽縣紀委監委結合民生實際,把群眾反映強烈的“停車難”問題納入專項整治內容,立足監督職能,推行“一名常委+一個監督檢查室+一個派駐紀檢監察組”的“1+1+1”模式,包抓推進“停車難”專項整治,責令縣城管局、交管大隊、發改局、財政局等職能單位結合行業領域特點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明確責任領導和任務分工。縣紀委監委制定監督方案,定期不定期深入部門和基層一線,開展督導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交辦,約談通報,確保專項治理推進有力。專項整治開展以來,縣城管局等7個行政執法主體先后抽調100多名執法人員開展聯合執法,整治違章停車1896起,拆除私裝地鎖4處18個,處理違規收費問題1起,通過有力有效的行政執法,群眾“停車難”問題得到有效改善。
為確保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順利推進,山陽縣委建立了督辦警示機制、清單管理機制、激勵保障機制的“三項機制”。該縣圍繞重點工作任務落實情況,建立黃、橙、紅“三色”預警督辦制度,既抓前端部署,又抓末端落實,以效能提升倒逼干部轉作風、促落實,目前已開展督查督辦任務41項,啟動黃色預警12項;制定《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清單管理機制》,分解重點任務126條,項目化銷號式推進各項重點任務,構建“任務、責任、措施、時限”閉環責任鏈條,在高質量項目、營商環境等一線提拔重用干部19人,培樹正面典型26人。
“五大活動”做載體 提升干事熱情
為進一步推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走深走實,持續釋放活力、不斷增強動力,山陽縣創新開展“五大活動”,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全面提升干部“八項本領”和“七種能力”。
該縣今年以來,開展“豐陽新聲”宣講活動362場次,組織18個鎮辦和18個縣直部門開展“學思想勇擔當促振興建新功”知識競賽活動,帶動全縣廣大黨員干部抓學習、學業務、提能力、轉作風;創新開展抓黨建促發展成果展示活動,組織244個村(社區)和縣城主城區66個片區開展農村基層黨建和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成果展示和現場觀摩,推行“黨群聯心卡”制度,解決群眾上學、就醫、養老等急難愁盼問題862件、化解矛盾糾紛109件;創新開展調查研究與公文寫作提升活動,組織780名黨員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一線、企業車間和服務對象,開展“三訪三問三提升”調研活動1260場次,組織173名優秀年輕干部開展知識測試、公文能力、演講競賽活動;創新開展項目策劃與包裝能力提升活動,邀請知名專家解讀方針政策,現場開展產業項目包裝策劃案例培訓,提升干部謀項目、抓項目能力,圍繞“3+4”產業集群謀劃項目122個、總投資734.5億元,目前全縣143個重點項目,開工116個、開工率81.1%,完成投資82.08億元;創新開展公務禮儀與普通話培訓活動,分期分批開展公務文明禮儀培訓16場次、培訓干部465人次,全縣黨員干部公務禮儀、普通話水平有效提升,樹立了“形象美、語言美、行為美、作風好”新形象。
在“五大活動”的推動下,山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行“坐窗口、走流程、跟執法”活動,在山陽維也納酒店辦理創業擔保貸款中,需要4個工作日才能辦理好的業務,當天就辦理完畢;十里鋪街辦以鞏固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為載體,以“馬上就干、干就干好”的作風,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聚焦民生難點堵點,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累計為群眾辦實事80多件,受到了轄區群眾的好評;山陽縣科技教育和體育局以“教育大講堂”、崗位練兵課堂教學能手賽、師德師風整治年等活動引領該縣教育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作風是干部成事之基,能力是干部立身之本。”伍淑軍在接受采訪時說:“在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中,我們堅持從小切口入手,推動作風建設產生了從量變到質變的強大動能,目前全縣干部隊伍在政治修養上、業務素養上、工作能力上都有了可喜的變化,得到了顯著提高。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的開展,也凝聚起了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