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衛紅)近年來,山陽縣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堅持把“生態立縣”作為縣域發展的基本戰略,以國家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為抓手,努力踐行“兩山”理念,厚植綠色發展優勢,推動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綠色發展“高質量”協同并進,走出了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山陽縣緊扣綠色循環發展定位,進一步完善縣域發展思路,確定了打造電子信息、清潔能源、綠色食品、生態旅游等“七大特色產業集群”的戰略,提出了傾力打造“一都四區”示范縣和建設“五好山陽”的奮斗目標,努力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堅定走好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納入部門單位和領導干部目標責任實績考核,完善環境保護、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考核評價體系,落實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制度,構建衛星影像、無人機、片長和網格員等一體化常態化長效化監管機制,以最嚴格的管控堅守秦嶺生態安全底線。在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政府領導親赴現場督導交辦的信訪件辦理,現場明確處理措施和處理時限,現場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和困難,現場傳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壓力。截至目前,第二輪和省生態環境保護交辦的信訪件已全部整改到位。政府主要領導定期深入各鎮(街道)檢查河長制、林長制工作,并督導檢查水生態修復和生態環保工作,確保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