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蔡 銘)近年來,山陽縣城關街辦堅持將黨建融入鄉風文明中,積極整合黨建紅色資源,凝聚鄉村合力,通過引導群眾自治、鄉村法治、倡導群眾德治的“三治并舉”模式,持續扮靚美麗鄉村顏值,擦亮鄉風文明底色。
自治為本,共商共享建家園。按照程序及時更新完善24個村(社區)的村規民約,建立健全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道德評議會,號召群眾主動按照“一約四會”的要求做到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凝心聚力共繪鄉村振興新畫卷;充分發揮“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在基層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逐步提高群眾在矛盾糾紛調解、幫扶幫辦、隱患排查等方面的參與度,推動農村治理向聯戶單元下移,促進村民自治良性發展。
法治為綱,定紛止爭促和諧。明確村級黨組織和駐村工作隊為普法推廣主體,通過“三會一課”、黨員活動日、院落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婚姻、經濟、民事等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群眾學法需求,開展各類主題法治宣傳活動;統籌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司法所、派出所、平安辦等力量,立足法治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常態化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讓群眾感受法治正義、領悟法治精神、增強法治意識,以法治鄉村助推鄉風文明。
德治為根,春風化雨淳民風。整合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村級活動場所,逐步打造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志愿服務活動提供場所,讓“有時間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為現實,用一抹“志愿紅”扮靚“鄉村美”;持續開展“文明村(社區)”“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爭先創優活動,引導群眾爭創“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城關人”,大力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濃厚氛圍,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