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寧坤)自農村集體經濟合同規范清理專項工作開展以來,山陽縣小河口鎮聚焦農村集體經濟合同不規范、不合理、不合規、不合法問題,點線面結合,全方位推進,扎實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合同清查工作,全面堵住集體資產和收益流失漏洞,全面推動村集體資產管理規范、長效長治,為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點”上發力,抓好示范帶動。專項工作開展后,小河口鎮按照“尊重歷史、結合實際、分類處理”的原則,對全鎮14個村(社)農村集體經濟合同開展逐項、逐條清查,根據清查結果對農村集體經濟合同管理現狀進行分類,確定以史家坪村為合同規范村,示范帶動,其他村學有榜樣、干有方向;在具體工作落實中發動黨員帶頭自查自清,組織鎮村干部開展政策宣講,進一步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切實發揮好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按照“先干部、再黨員、后群眾”的步驟,帶好頭,確保合同清理規范工作有序,依法進行,在全鎮形成鮮明的示范帶動氛圍。
“面”上覆蓋,確保應清盡清。遵照相關法律法規,小河口鎮將村集體與自然人和各類組織簽訂的所有合同納入排查清理范圍,組織村民代表采取逐戶逐份清、逐戶逐份過的步驟,對村集體經濟合同全面開展摸排,利用村公告欄、廣播、微信群進行宣傳,廣泛發動群眾、企業自覺上交合同,設立征求線索箱,按線索尋找合同。在各村(社區)自查的基礎上,鎮工作專班結合縣農業農村局提供的資產管護臺賬,二者進行比對,以臺賬找人、以人找合同,確保每一項都有人認領,有合同對應。通過對全鎮14個村(社區)涉及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經濟合同的逐一檢查、比對、分析,共計排查合同243份,發現問題和風險點239處。通過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覆蓋式大清查,徹底摸清轄區各村(社區)現有村(社區)集體經濟合同租賃年限、租金、標的、履約現狀等情況,為規范合同管理、守好村集體利益奠定基礎。
“線”上延伸,推動整改走深走實。針對排查清理出的問題合同,小河口鎮積極整改處置問題,努力做到影響最小、效果最好。由村“兩委”班子帶頭、村干部帶頭、黨員帶頭,一對一包保,逐戶答疑解惑,做通思想工作,通過協商的辦法,教育引導其自覺規范合同。對一些重點難點合同,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決策程序,班子集體商議,提出清理規范意見,并在村內進行公示,督促合同相關人員服從決定,進行規范。對一些涉及多個領域或情形較為復雜的合同,由鎮級層面統籌協調,出具清理意見,村級執行落實;鎮級無法清理規范的,提級縣專項行動工作專班研判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