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陽縣城全景鳥瞰圖
中國好人、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王力開展“弘揚雷鋒精神 爭做志愿先鋒”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
醫療衛生志愿服務隊持續開展“愛心義診”學雷鋒活動
向廣大干部群眾發放《山陽縣“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活動倡議書》
法官鎮組織開展“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黨日活動
“向陽花”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給孩子們送去書籍、文具等愛心物資
本報記者 南 璽 通訊員 金 婧
春風送暖,萬物勃發。行走在山陽縣城,只見人們在春風中穿著鮮亮的服裝,與溫暖的春天進行美好的約會。比春風更暖的是縣城里大大小小的志愿者服務隊,他們用暖心的服務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便民服務亭,大街上行走的“紅馬甲”,一個個察民情、解民意的惠民服務,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實踐活動,離不開每一名志愿者的努力。志愿服務的“種子”也隨著文明新風融入群眾生活,在人們心中開花結果,描繪出和美山陽新圖景。
3月5日,山陽縣委宣傳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向全社會發出“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活動倡議,號召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帶頭積極參與學雷鋒活動。同時,全縣各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內容豐富的學雷鋒活動,以實際行動傳承和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無論是在校園里、街道上,還是在溝溝岔岔的山村里,隨處可見志愿者們走進需要幫助的人中間,為他們帶去溫暖和希望……
近年來,山陽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雷鋒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積極探索志愿服務社會化、制度化、項目化、常態化服務路徑,志愿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志愿者隊伍持續壯大,志愿服務活動蓬勃開展,已融入全縣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各方面,也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他們是雷鋒精神的模范傳承人和忠實踐行者。各行各業的人們立足崗位,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加入志愿服務隊伍,為山陽文明建設添磚加瓦。300多支志愿服務隊伍,400多場志愿活動,繪就了“隨處可見志愿紅,人人都在學雷鋒”的生動畫面。
創新品牌載體 提升志愿服務溫度
“爺爺奶奶,我們來看你們啦。”4月4日,山陽縣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又一次來到孤寡老人家中,為老人們帶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并進村入戶調研,針對留守兒童開展“紅燭光”愛心助學志愿服務活動。
“過去一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志愿服務外化于行,讓更多群眾切身感受到社會文明風氣的改變,同時也讓他們加入這個群體,力爭形成市民共同參與、人人互幫互助的風氣。”在山陽縣人民廣場,記者見到了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干部金西會,她告訴記者,他們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進來,也在提升志愿服務品質方面做努力,減少形式主義的志愿服務。為此,山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紅燭光”愛心助學、圓夢“微心愿”等學雷鋒志愿服務品牌項目點上做文章,持續創新活動載體,擦亮活動品牌。
在“紅燭光”愛心助學活動中,中國好人、陜西省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師王力在全縣中小學校開展“弘揚雷鋒精神、爭做志愿先鋒”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5場次,帶領團隊志愿者持續開展愛心助學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看望慰問困難家庭學生52人,發放助學金3.6萬元。
在圓夢“微心愿”活動中,共青團山陽縣委積極動員廣大團干部、青年志愿者、公益組織、愛心人士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通過從基層廣泛征集留守兒童“微心愿”,匯總建立“微心愿”清單,在官方微信公眾號和網站上向社會發布,一對一結對認領“微心愿”32個,讓孩子們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的溫暖。
“真好!真方便!這里不但有歇腳的地方,還能喝水、充電,就像我們的家。”在豐東新區社區愛心驛站,網格員劉鋒高興地說。愛心驛站是山陽縣在社區打造的一個暖心服務站,也是創新載體、推動志愿服務覆蓋更廣泛的一個縮影。
在驛站里可以看見居民說事室和留言信箱,日常群眾有什么事情需要解決也都可以來這里,或者在留言信箱里留下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同時,還組建了以社區、片區、網格員、居民為基礎的四級微信群,群里包含樓棟長、黨員代表、居民代表以及小區物業、片區負責人等,采取居民說事、網格議事等形式,做到群眾有事群里問,看到問題立馬解決。截至目前,已累計辦理水電、上學、就醫、就業等實事100多件。同時,通過改、擴、新建并投入使用“紅色驛站”114個,暢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步”。
近年來,山陽縣盤活閑置資源、挖掘潛在資源、整合優勢資源,實現資源共享、陣地共建、活動共聯,力爭做好志愿服務工作。整合黨校、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基層婦女兒童之家等資源,設立理論宣講、教育體育健身、愛國主義教育、科技科普、文化服務等12類文明實踐活動平臺和基地,全面提升文明實踐陣地建設水平;利用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云平臺等資源,優化配置、共享使用,打造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農耕文明傳承、智慧養老服務、生態文明教育等10個文明實踐示范點,將志愿服務站點延伸至居民小區、公園廣場、農貿市場等群眾聚集場所,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12個,打造王力愛心公益類、周宗奇特色宣講類、毛濃翔服務群眾類品牌工作室3個……形成了形式多樣、特色鮮明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矩陣,不斷創新志愿服務形式和載體。
常態開展活動 擴展志愿服務寬度
“請遵守交通規則,不要闖紅燈。”上下班高峰期,各個交通路口的文明交通志愿者都會對行人進行善意提醒,讓繁忙的交通變得井然有序。
在“學雷鋒月”中,山陽縣醫療衛生志愿服務隊為基層老人帶來義診服務。把脈、量血壓、測血糖、健康咨詢……志愿者們講解對常見病、多發病以及自我保健的相關知識,引導老人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愛心義剪”志愿服務隊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免費理發,陪老人們嘮家常、聊趣事,了解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和生活狀態,用心、用情、用行動關愛老人,大力營造全民關注參與志愿服務、關愛老年人的良好氛圍。
在第46個植樹節期間,縣林業局志愿服務隊以及全縣各鎮辦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常態化開展學雷鋒義務植樹志愿服務活動32場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秋去春來,寒來暑往。從鄉村到城區、從街頭到巷尾,山陽大地上,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的身影隨處可見,每天都在上演著淳樸至真的新時代“雷鋒故事”。
3月13日,板巖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轄區“四支隊伍”和鎮司法所、派出所、衛生院以及愛心志愿者代表組成學雷鋒志愿服務隊,深入開展“學雷鋒、當先鋒,文明實踐我行動”系列活動,持續開展普法宣傳、愛心義診、環境清掃、惠民服務,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志愿服務的紅利。
3月19日,法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合“干凈山陽”創建工作,組織開展全鎮“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志愿服務主題黨日活動。志愿者們穿梭在馬路、草叢、綠化帶的每一個角落,清理果皮、煙頭及白色垃圾等雜物,清除公示牌、垃圾箱等公共區域物品的污漬和墻面及電線桿上的“牛皮癬”,還當地一個整潔干凈的環境。
3月21日,山陽縣氣象局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緊密圍繞2024年世界氣象日“氣候行動最前線”這一主題,在山陽縣第一小學舉辦了氣象科普知識宣傳活動,點燃了孩子們的氣象科學夢,樹立了低碳環保的理念。“我們除了定期在學校開展氣象知識普及活動外,還發揮行業優勢,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農情調查,進一步擴大氣象為農耕種植服務覆蓋面,針對不同用戶進行精準提醒,送上精細化氣象服務產品。并結合山陽氣候特點和未來天氣發展趨勢,精準提供科學播種和田管建議。”山陽縣氣象局干部郭文輝介紹。
3月以來,山陽縣新華書店也積極行動,組織志愿者、青年干部開展無償獻血、學雷鋒愛心義剪等活動,并幫助五保戶整理房間,深入田間地頭幫助村民春耕播種,切實將“學雷鋒”實踐做到實處。
為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山陽縣消防救援大隊積極發揮商洛市學雷鋒示范點作用,組織各村(社區)網格員、消防志愿者等基層力量,全面掀起春季消防安全宣傳工作新高潮。山陽縣政協委員盧海霞帶領著“海霞”愛心團隊志愿者經常赴偏遠山區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為他們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資,把社會愛心人士的一份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滿足廣大群眾需求,哪里有需要,志愿服務就跟進到哪里,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會志愿者、巾幗志愿者……從“一抹紅”到“滿城紅”,一個個志愿者組織如千帆競發般活躍在全縣各處,發出他們的光芒。
傳播主流價值 拓展志愿服務深度
近年來,山陽縣聚焦人民群眾期盼,堅持以文化人,著眼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高品質的精神文化需求,促進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幸福感、獲得感持續提升。
3月29日,西照川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鎮機關團支部組織志愿者及團員青年開展“緬懷革命先烈 汲取奮進力量”清明節文明祭掃志愿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致敬革命英雄。
3月22日,山陽縣2024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第32屆“科技之春”宣傳月集中示范活動在高壩店鎮富橋社區舉行。12支學雷鋒志愿服務隊,共計200多名機關干部和科技志愿者,通過設立科普服務咨詢點、推介新產品新技術、義診服務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涉及科學生活、農業技術、衛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識。據統計,活動共計發放宣傳資料1萬多冊、發放藥品藥具價值5300多元、義診服務人群400多人次、培訓群眾600多人,接受咨詢服務的群眾1000多人。
陜西省自強勵志道德模范、青年作家左右先后赴山陽中學、山陽縣戶家塬鎮桃園小學等學校開展“愛心講堂”學雷鋒文明實踐活動,他結合自身實際和多年的寫作經驗,給孩子們帶來專題講座,令孩子們備受鼓舞,并捐贈了價值5000多元的書籍、文具和體育用品等愛心物資。
4月9日,“春風送暖學雷鋒 關愛老人志愿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進戶家塬鎮康樂村,為10戶孤寡老人送去了價值1500元的大米和食用油,為兩戶困難家庭優秀學生送去獎學金1000元。
做好事不難,但堅持在瑣碎的小事中做好服務,并且始終耐心常在、始終如一,很不容易。當前,山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王力、左右等道德模范典型為引領,利用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4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和12個文明實踐平臺基地在“面”上發力,開設專題,廣泛發動社會各層面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和個人參與到活動中來,并將活動開展情況的圖文、視頻在“山陽宣傳”“山陽融媒”等官方媒體進行發布,切實形成了的強大聲勢和活動熱潮,讓更多新時代的“活雷鋒”成為全縣人民心中“最亮的星”。據悉,“學雷鋒月”期間,全縣有3000多名
志愿者參與到活動中來,受益群眾4萬多人次。
“獲得的榮譽屬于我們志愿服務隊中的每一位志愿者,今后我會一如既往地發揮自己的光和熱,并帶動更多人參與到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中來。”王力說。
“我們將持續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全縣一盤棋的格局和強大的宣傳聲勢,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形式,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的‘五好山陽’打好文明根基。”山陽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徐世旺說。
歷史生生不息,精神代代相傳。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2024年,志愿服務這朵“花”將持續在山陽大地綻放。志愿者將成為新時代推進全縣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有生力量,不斷提升文明實踐的社會影響力和群眾滿意度,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