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鄭娉娉)為了充分發揮中醫藥技術“簡、便、驗、廉”等獨特優勢,今年山陽縣通過“建好村級中醫閣、建設名中醫工作室、建強適宜技術推廣中心、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四項舉措,助推中醫藥服務能力再提升。
建好村級中醫閣。制定《2024年村衛生室中醫閣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在2023年已建設39家中醫閣的基礎上,擴大中醫閣建設范圍,2024年建成布局合理、中醫特色明顯的村級中醫閣32家,充分發揮村級中醫閣在中醫藥服務中的網底作用。
建設名中醫工作室。在西照川、中村、戶家塬、漫川關、高壩店、楊地6個鎮衛生院建設名中醫工作室,組織已經評選的兩屆18位名中醫在工作室內開展師帶徒、巡診、教學查房及學術講座等活動,全方位培養基層中醫藥人才。先后引進全國名中醫常占杰和曹利平在縣中醫醫院建設工作站,發揮以名中醫為核心的專家團隊作用,在專科建設、學術傳承、人才培養和成果推廣等方面進行合作和交流,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建強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建成面積200平方米的適宜技術推廣中心,配備符合規范要求的設備,組建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師資隊伍,制定適宜技術推廣方案和工作制度,發揮好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優勢,通過培訓,傳授毫針、艾灸、針刀、敷貼、拔罐、刮痧、推拿、耳穴壓豆等中醫適宜技術和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的中醫診療技術。
用好績效考核指揮棒。制定《2024年度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目標責任考核實施辦法》,將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納入考核重點,探索建立“每月調度、雙月評價、季度觀摩、半年群眾評議”四項機制。聚焦中醫藥診療人次等可量化的工作任務,實行“一月一調度”,量化賦分,在全縣通報排名情況。由縣衛健局中醫股負責每兩個月對衛生院中醫藥收入情況、中藥飲片收入、適宜技術運用等指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與各單位績效分配總量掛鉤。每季度開展一次觀摩評比活動,對各醫療機構名中醫工作室建設、村級中醫閣建設等重點任務完成情況等進行現場打分評比、總結經驗。每半年一次,依托網絡采用電話調查的方式,客觀聽取群眾對中醫藥工作的真實評價,現場評議打分,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