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日報記者 鄭 斐
“組織選派第一書記,就是讓機關干部深入基層,直接面對群眾,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與群眾打成一片,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更好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5月23日,剛剛參加完洛南縣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的景村鎮常灣村第一書記都曉莉直言,“培訓班讓我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也讓我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今年3月開始,商洛市委組織部以提升農村基層干部抓黨建、謀發展、促振興、惠民生能力為目標,在全市開辦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駐村講堂”,通過線上講授曬評、線下實地觀摩、常態交流比拼等方式,培訓市縣鎮村鄉村振興領域干部4700余名,推動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員深學政策、精學業務、比學趕超、提升能力。
課堂上共話發展
“突出黨建引領,探索‘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充分發揮致富能人、種植養殖大戶等群體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中的帶動作用,積極培育鄉村經營管理人才和專業財務管理人才。”4月22日,在丹鳳縣竹林關鎮第二期線上“駐村講堂”上,鎮黨委書記楊富濱就“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探索與思考”為全鎮干部授課,闡述他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思路。
“駐村講堂”安排駐村經驗豐富的干部結合工作實踐,講思路、講舉措、講經驗,啟迪思維,提升語言表達、臨場發揮能力;邀請領導干部和專家教授講政策、講理念、講方法,幫助鎮村干部厘清工作思路,明確目標路徑,盡快成為鄉村振興的行家里手;組織干部交流工作經驗,暢談心得體會,展示幫扶成效,曬成績、曬亮點、曬風采。
據介紹,“駐村講堂”由商洛市委組織部牽頭主辦,市縣鎮村四級聯動、分專題輪流承辦、線上與線下相結合、一季度一主題。全市鎮(街道)黨委負責人、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1550余人登臺亮工作、曬成績,講方法、談經驗,話發展、理思路,展現新時代農村基層干部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風貌。
觀摩中拓展思路
3月20日,山陽縣召開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現場觀摩推進會,與會的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副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集體觀摩了銀花鎮上店子社區蛋白蟲養殖加工基地等項目。大家邊走邊看邊討論,在觀摩中拓展思路,在交流中尋找差距。
商洛市各縣區以開展村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召開“千萬工程”推進現場觀摩會、黨建引領村集體經濟現場觀摩會、農村黨建“三化建設”現場推進會,組織干部到鄉村振興示范村學習先進經驗,到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村和產業發展難、治理難度大的重點村會商“把脈問診”,通過“實地觀摩+聽取匯報+現場點評”等方式,看現場、學經驗、找差距,以強帶弱、以點帶面,轉化提升一批后進村,培育打造一批示范村。
“我們將以交流為契機,持續在‘抓黨建促產業發展’上下功夫,更好發揮聯合黨委聚合引領作用,打造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樣板村。”山陽縣法官鎮黨委副書記汪輝說。
交流中齊頭并進
“今年,我們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模式,投資入股3個產業項目,共投入資金100萬元,預計年底村集體可分紅8萬元。同時,通過駐村工作隊牽線招商引資,我們投資80萬元建設小磨香油加工廠及粉條加工廠兩個項目。兩個項目投產后,預計可為村集體每年分紅30萬元以上。”在3月13日商州區牧護關鎮召開的周例會上,小韓峪村黨支部書記王鵑紅交流發展經驗。
商洛市各鎮(街道)黨(工)委利用周例會等形式,定期組織村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輪流上臺,介紹推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方面特色工作,找出差距、比出壓力、賽出動力。
“我們推行‘四聯四共’黨建引領‘茶旅融合’模式,構建三方共贏利益共同體,帶動2000余人就地就業,年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5月20日,在商南縣試馬鎮黨委周例會上,郭家埡村黨支部書記吳振華說。
郭家埡村有個茶產業基地,近年來,該村黨支部探索組建村企聯合黨支部,解決了產業布局難、產銷經營難、基地用工難等問題。村集體通過勞務中介和入股分紅年收益12萬元,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基地務工、入股等方式戶均年增收6500元,企業通過茶葉銷售等年收益達2000萬元。
“‘駐村講堂’將培訓學習與鄉村振興實踐緊密結合,為鄉村振興一線干部搭建起充電賦能的講臺、互學互鑒的平臺、以學促干的舞臺,練就農村基層干部開口能講、問策能答、遇事能辦的基本功,實現以講促學、以學強能、以能提效。”山陽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伍淑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