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衛紅)2024年以來,山陽縣堅持將環境隱患排查作為夯實環境安全基礎的主要切入口,嚴格履行部門監督管理職責,深入尾礦庫企業、水源地和涉危涉重等開展環境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對各企業開展環境管理幫扶指導,進一步夯實筑牢環境安全基礎。
山陽縣組織環境執法人員常態化對尾礦庫、水源地、工業園區、重點管理企業、涉危涉重企業及畜禽養殖行業等重點領域和重點企業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同時與環境信訪和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相結合,對重點河流以及流域斷面定期實施采樣監測,督促園區管理部門及相關企業開展環境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做到“零死角、全覆蓋”。在排查中,對20座尾礦庫環境管理臺賬建立情況、防滲設施建設現狀等情況進行了檢查,加強現場指導幫扶力度。從水源地保護區內是否有垃圾、水體是否變黑等方面,對10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逐一進行了細致排查。定期對轄區產廢企業開展危廢暫存庫、危廢標識、臺賬管理等多方面檢查。全面排查企業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建設、運營情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演練和環境風險隱患自查自改等內容,確保“風險早發現,隱患早整治”。實行“股室包抓鎮(街道)、干部包抓企業”的“人盯人+”網格監管體系,全縣18個鎮(街道)169家重點企業實現包抓監管全覆蓋。對排查發現的環境問題按照“一隱患一檔案”原則,建立完整檔案資料,明確整改時限、整改措施、整改要求,督促企業落實整改,實現治理銷號閉環管理。做到舉一反三,從源頭上防止類似問題發生,切實堵塞環境風險隱患漏洞。截至10月15日,所有排查的環境安全隱患已全部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