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張 英)11月1日,記者從山陽縣文旅局了解到,為促進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鞏固鄉村旅游的基礎,近年來,山陽縣充分發揮生態、地理位置、資源和文化優勢,積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集群化、規范化和品牌化的新型民宿經濟。
在規劃建設上,山陽縣推行精品民宿、特色民宿和經濟民宿三種類型的建設和管理,以實現民宿行業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成立了山陽縣新業態發展總公司及其下屬的18個鎮(街道)分公司,并投入3000萬元銜接資金促進鄉村民宿項目建設。推行民宿產業發展“軍令狀”,進一步加強了民宿產業發展的協同效應,加速了民宿產業的發展進程。在民宿選址上,在景區周邊和城區周邊,實行帳篷民宿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農莊民宿和村落民宿與傳統村落相結合,以閑置宅基地、空閑農房、廢棄工廠校舍、村集體用房、閑置集體建設用地、臨時用地等為重點,經初步摸底,全縣18個鎮(街道)可利用閑置宅基地、空閑農房、廢棄工廠校舍、村集體用房、閑置集體建設用地、臨時用地建設民宿104處、房屋2823間、床位3117個。
山陽縣將鄉村民宿宣傳推介納入旅游整體宣傳計劃,瞄準西安客源市場,制作“賞秦風楚韻 游山陽鄉村”宣傳片和宣傳畫冊,在西安參加“醉美秦嶺山水鄉村游”推介活動,全方位展示全縣10個獨具特色的旅游鄉村,進一步提升了韋家埡村、漫川古鎮、法官秦嶺原鄉等一批特色民宿旅游鄉村的知名度。同時,選派145名村(社區)干部,參加商洛“鄉村CE0”專題培訓班6期,通過學習民宿發展、氣候康養旅游、休閑農業等課程,進一步提升其管理運營和服務能力。
為進一步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助農增收,山陽縣將鄉村閑置土地、林地、宅基地、農房等資源納入農村新型經濟組織,通過長期租賃、入股合作、委托運營等方式,與有實力、有能力的投資運營企業合作,大力發展民宿、共享小院、鄉村度假酒店等業態。民宿產業作為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領域,也是招商引資的主要目標。并大力推廣“公司+農戶”“創客+農戶”“公司+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等運營模式,進一步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切實促進群眾增收。例如,天蓬山寨景區省級森林康養基地野奢帳篷營地項目建成后,新增就業崗位80個,帶動戶家塬、楊地兩鎮4村500多名群眾受益。
截至2023年底,全縣民宿數量超過30家,提供超過230間客房、近400個床位。值得一提的是,天蓬山寨丹青吊腳樓、板巖青林度假山莊、縣城居山別苑3家民宿被商洛市授予特色民宿稱號。2024年度,山陽縣計劃新建6家民宿,項目總投資預計達19826.44萬元。建成后,這些民宿將為當地新增184間客房、338個床位。目前,已有4家民宿項目破土動工,累計投資額8100萬元。同時,天竺山鎮三槐村村落民宿和漫川關鎮黃家凹野奢帳篷民宿兩個項目正在開展前期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