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張亞男 劉旭康
走進冬日的山陽縣戶家塬鎮,一個個錯落有致的村莊,一排排溫馨舒適的小院,一條條干凈整潔的馬路映入眼簾,呈現出一派產業興旺、幸福宜居、生態優美的美好景象,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振興圖景。
近年來,戶家塬鎮堅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多元化發展特色產業、多維度改善人居環境、多渠道增進民生福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幅幅宜居、宜業、宜游的和美鄉村畫卷正在徐徐鋪展開來。
向富而進 共興特色產業
在推動“千萬工程”示范村建設過程中,戶家塬鎮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個特色產業”的發展思路,深入推進三產融合。依托陜西清雅、德潤康、意發、富樂康順、天蓬農牧5家農業企業,持續壯大高端茶葉、獼猴桃、黑木耳種植以及中藥材中間體提取、肉牛養殖五大主導產業。
全鎮高端茶葉建園面積5000畝,茶葉加工廠、產業培訓中心、直播間等配套設施建成。獼猴桃種植面積1200畝,新建分選包裝車間、冷庫等設施,購置分選包裝設備、氣調保鮮設備等。陜西德潤康中醫藥產業園入園企業17家,帶動就業500多人。桃園村已建成農家樂2家、品酒民宿1家,戶家塬社區建成特色民宿酒店1家、露營地3處。采取“黨支部+企業+農戶”聯農帶農模式,將全鎮4000多戶農戶鑲嵌在“種養、生產、加工、銷售”全產業鏈上,通過訂單、入股、分紅、務工等方式實現戶均年增收1.2萬元以上。
向新而行 共育多元業態
促進三產融合發展,需要形成產業集群。戶家塬鎮堅持統籌推進,按照“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廠、景區周邊建民宿”的思路,組建新業態公司,深入挖掘金錢河畔山水資源、民俗文化、田野村落多元價值,充分發揮群眾主體地位,建成生態休閑長廊、特色民宿酒店以及其他旅游配套設施,在戶家塬社區東塬組規劃建設高端民宿聚集區,在戶家塬社區、黨家塬村建設帳篷露營地等。
戶家塬鎮大力推進旅游觀光、康養度假、田園休閑、農耕體驗等新業態發展,著力打造以戶家塬社區3A級旅游景區為節點,桃園村、黨家塬村、康家嶺村為串聯的農旅融合示范帶。
同時,依托新業態公司,戶家塬鎮整合零散閑置資源,通過發展產業、投資入股、農房出租、托管經營等方式盤活資源資產,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實現10萬元以下村集體經濟全部清零,其中桃園村集體經濟收入30.75萬元,戶家塬社區51萬元。
向美而生 共建和諧家園
近年來,戶家塬鎮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的先手棋,扎實推進基層社會治理與人居環境整治深度融合。
“我們將全村683戶農戶劃分為19個網格,選派黨員網格員19名,向群眾統一發放‘黨群聯心卡’,圍繞政策宣傳、民意收集、產業發展、村容整治、矛盾調處、隱患排查等方面開展工作,有效打通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戶家塬鎮桃園村黨支部書記柳禮政說。
據了解,戶家塬鎮在各村社合理劃分單元網格,選派有能力履職的黨員或群眾擔任黨群網格員,圍繞政策宣傳、民意收集、隱患排查等方面開展工作,“零距離”聯系服務群眾,架起干群連心橋。嚴格落實科級領導坐班接訪、包案制度以及“逢四研事、遇事解事”制度,堅決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組團”下沉到各村開展“平安夜訪”工作,認真聽取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矛盾,逐一進行梳理解答,確保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
同時,持續整治人情攀比、厚葬薄養、打牌賭博等不良風氣,定期開展“好公婆”“好兒媳”“最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各類先進典型評選活動,全面樹立文明鄉風,讓群眾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持續擦亮鄉村振興“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