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構建責任全覆蓋、管理全方位、監管全過程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防止和減少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生,今年以來,商州區采取多項措施,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堅持安全方針,著力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嚴格執行安全生產“三同時”制度,確保建設項目本質安全。督促各生產經營單位依法健全完善安全和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加強日常檢查,防止事故發生,減少事故危害。
密織責任網絡,全面推進安全責任落實。將安全生產職責納入鎮辦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部門的“三定方案”和權力責任清單,開展主體責任落實專項檢查,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三級五覆蓋”和“五落實五到位”要求,全面落實了政府部門的監管責任和企業的主體責任。
狠抓排查治理,及時消除生產安全隱患。區政府建立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資金,建立健全了“專家查隱患、部門抓督查、企業抓整改”的機制,以及事故隱患治理臺賬清單和重大生產安全隱患治理掛牌督辦制度,實現了隱患排查、治理、復查、銷號全過程“閉環”管理。實行了班組一天一排查、車間一周一排查、廠礦一月一排查”的企業生產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持續專項整治,全力確保重點領域安全。對重點行業領域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圍繞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和工藝上的缺陷、不良環境等開展專項整治。制定了年度執法檢查計劃,進一步加大了安全生產“打非治違”力度。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的行業部門和企業,按照“四不放過”原則,依法調查,嚴肅處理。
嚴格安全準入,不斷加強源頭安全控制。嚴格落實“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堅決關閉小礦山、小化工和不符合產業政策、不符合安全生產、環保、生態保護標準的高危企業。加強安全準入監管,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環保要求,不落實安全設施“三同時”制度的,一律不予放行。停止了丹江流域內新的礦權和尾礦庫的審批。
積極推進標準化,大力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持續高度重視和大力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綜合運用政治、經濟、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督促指導企業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促進企業將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天候的“四全”管理落實到位。
完善監管方式,健全安全生產體制機制。按照政府領導分工在安委會框架內設立了8個行業安委會和行業安委會辦公室,將“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切實落到了實處。建立了安全生產“黑名單”制度和“記分”制度,對連續違法、嚴重違法的企業及時提請政府依法關閉。積極探索和大力推動企業聘請專業服務組織提供安全管理和服務、政府購買第三方專業服務參與安全監管,基本解決了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想不到、看不到、查不到、管不到”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