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商州區脫貧攻堅工作呈現十大亮點
堅持群眾主體,堅決打贏脫貧攻堅。
食用菌產業為群眾撐起 “ 致富傘“
多措并舉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強力推動項目建設, 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把貧困戶牢牢聯結在產業鏈上
持續推進“4+X” 扶貧產業, 不斷增加群眾收入 。
黨委牢牢扛起政治責任,強化統籌謀劃和組織協調
商州區委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作,聚焦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區委全委會、區委常委(擴大)會、脫貧攻堅領導小組會、區委中心組學習會、書記辦公會等優先及時研究脫貧攻堅工作。連續出臺《商州區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2017年脫貧攻堅二十項重點工作決定》《2018年十項重點工作決定》《2019年十三項重點工作決定》等一系列文件,明確年度脫貧攻堅重點工作。推進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調整補選村“兩委”負責人259人,實現“一肩挑”242人,選派178名科級干部及后備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378名優秀干部駐村幫扶,建立區級領導包鎮、工作隊員駐村、黨員干部包戶、第一書記協調的“四位一體”幫扶機制。扎實開展“三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活動,探索建立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的良性機制。
切實壓實各級干部攻堅責任,實行“四級責任人一線工作法”
出臺《商州區脫貧攻堅“四級責任人一線工作法”實施細則》,規定區級領導每周利用不少于兩天時間研究分管領域脫貧攻堅工作,深入包扶鎮村一線蹲點調研解決產業發展等具體問題。科級領導、包扶干部每周利用不少于兩天時間,“四支隊伍”每周利用不少于5天時間履行脫貧攻堅工作責任。明確區級領導對分管領域、包抓鎮辦、包抓村、包扶貧困戶的責任,科級領導對本部門、本鎮辦、包抓村、包扶貧困戶的責任,“四支隊伍”對包抓村、包扶貧困戶的責任,包扶干部對包扶貧困戶的責任。
嚴格精準幫扶工作要求,實施“戶分三類、村施六策”工作舉措
制定《商州區“戶分三類、村施六策”精準脫貧實施方案》,以村為單位組織“四支隊伍”對所有未脫貧貧困戶基本信息、致貧原因、幫扶措施、產業發展等內容核準核實,對所有未脫貧戶逐戶逐項進行綜合研判,將未脫貧戶分為達標戶、缺項戶和兜底戶三類,靶向施策,精準幫扶。在貧困村重點實施組織建設、產業發展、集體經濟、基礎設施、扶志扶智、村容村貌六項措施,把各項扶貧政策和幫扶措施精準到戶到人,把脫貧退出研判精準到村到戶。
實實在在增加貧困戶收入,著力構建“4+X”脫貧產業體系
把培育發展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堅持區委抓總、政府實施、掛圖作戰,推動光伏和食用菌產業工廠化、現代化、規模化建設,形成以光伏、食用菌、菊芋、勞務為主導的“4+X”產業體系,省委領導協調的省級有關部門64個支持事項,累計扶持資金達8.4億元。建設光伏電站60個,總裝機容量62.7兆瓦,覆蓋貧困村124個、20547戶貧困戶;發展食用菌8000多萬袋(瓶),帶動貧困戶16322戶;3萬農戶種植菊芋4.2萬畝;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34693人。
以方便群眾辦事為目標,建成“區貧困人口政策兌現中心”集中兌現扶貧政策
按照“花最少的時間、走最少的路、說最少的話、辦最全的事”的服務理念,率先在全省建成農村貧困人口政策集中兌現中心,實現政策兌現一廳式服務。設立24個服務窗口,采取“集中辦公、公開辦事、規范操作、限時辦結”的運作方式,為貧困群眾集中辦理“八個一批”相關政策咨詢、政策落實和資金兌現。運行以來,已累計辦理各項業務6.7萬人次,兌付各類惠農資金1.2億元。
以提升干部攻堅能力為目的,建立“以考促學”和“以考促干”機制
出臺《商州區領導干部“以考促學”制度》,考試采取閉卷方式進行,每季度組織一次,考試結果納入領導干部正負面清單積分管理和領導干部政治素質檔案,作為“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考核重要依據。制定《商州區脫貧攻堅“以考促干”實施方案》,采取單位自考、隨機抽考相結合的方式,檢驗各級干部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項政策、方針、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切實提高脫貧攻堅能力。
著眼增強主導產業帶貧能力,強力推動重大扶貧產業項目建設
搶抓國家光伏扶貧政策機遇,建成陜南地區投資規模最大、覆蓋受益貧困戶最多的大型集中式地面光伏電站龍山光伏電站,建成全區規模最大、帶動貧困戶最多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潤科食用菌生產項目,建成全國最大的數字化菊芋制造中心項目,建成陜西篤誠植物提取項目和白靈菇生產項目,以產業為支撐助推精準脫貧。2018年、2019年5個項目在全市重大項目觀摩活動中分別獲得第一名、第二名。
提高貧困群眾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創新建立貧困戶“兩個政策清單”管理辦法
創新制定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達標認定及政策享受清單,羅列貧困戶基本信息、“兩不愁三保障”達標情況、幫扶措施及政策享受情況,做到貧困戶基本信息底子清、項目明、賬目細,各項收支“一目了然”、收支臺賬“筆筆清楚”,提升了群眾政策知曉率和幫扶滿意度。全面開展脫貧退出研判考核,精準掌握自查自評情況,將考核發現的問題反饋到人、到事、到項目。
著力提升脫貧攻堅質量和水平,扎實開展“十查十補”專項整治工作
集中開展“十查十補”工作,通過查脫貧戶“兩不愁三保障”是否達標,補齊脫貧退出工作短板;查貧困戶家庭收入核算結果是否真實,補齊收入核算不準的短板;查貧困戶各類幫扶政策是否落實到位,補齊扶持政策落實不到位的短板;查貧困戶檔案是否完善,補齊貧困戶檔案不全不實的短板;查貧困戶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和享受政策是否準確,補齊與“兩個清單”不實不符的短板;查駐村工作是否扎實,補齊幫扶干部與貧困戶聯系不緊密的短板;查貧困戶家庭院落環境衛生是否存在臟亂差,補齊環境衛生不整潔的短板;查貧困戶是否知曉各類扶貧政策,補齊政策不清的短板;查區級核查反饋問題是否整改落實到位,補齊退出問題整改短板;查國辦系統數據信息更新補正是否到位,補齊數據質量不高的短板,筑牢脫貧堅實基礎。
以鐵的紀律促責任履行,制定脫貧攻堅戰時“九條鐵律”
出臺《商州區脫貧退出戰時九條鐵律》,從保持戰時狀態、嚴守工作紀律、嚴明駐村紀律、嚴明包戶責任、嚴密情況掌握、嚴禁弄虛作假、嚴肅退出程序、嚴肅考核紀律、嚴厲問責懲處等9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確保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成立區脫貧攻堅督導督查組,對“四級責任人”的履職盡責、政策落實、措施推進、整改進展等情況進行跟蹤督查問效。創新制定《商州區脫貧攻堅工作三色通報督辦制度》《商州區脫貧攻堅違規違紀問題直查直處辦法》,加大突出問題整改力度,保證脫貧攻堅工作落實。
組版:商洛融媒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文字:雷超鋒統籌:劉穎圖片:阮世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