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米子揚 侯彬
“十一”黃金周前夕,商州區腰市鎮江山村村民張彥鋒正在打掃自家衛生,他與妻子在秦嶺江山景區經營著一家農家樂。“趁著假期前把店里打掃干凈,提前準備好食材,節假日客人是一波接一波地來,忙到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2015年,張彥鋒結束了20年的打工生涯,從廣東回到家鄉,在村上各項政策支持下,開辦了“江醉最美人家”農家樂,年收入達20多萬元,成為村里脫貧致富的典型。張彥鋒告訴記者:“自從江山景區開始建設之后,家鄉變得越來越美,來這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我就帶著媳婦回來開了這家農家樂。旺季時最多一天能接待30多桌客人,收入能達到一萬多元。”提及現在的生活,張彥鋒臉上浮現著笑意。
江山村離市區不遠,交通方便,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令這里成了一個環境優美的度假勝地,每逢周末和節假日,前來游玩的旅客絡繹不絕。張彥鋒說:“游客大部分都是從西安和商洛市區過來的,想來這里嘗嘗純正的農家菜。”為了抓住游客們的味覺,張彥鋒特意從河南采購了鹿茸菇、猴頭菇等特色山珍,還專門學習了烹飪技巧,再配合自家養殖的土雞以及香椿、薺薺菜、商枝等時令野菜,融合成了獨具特色的農家菜系,讓游客們吃一次就能牢牢記住。“來我家吃飯的客人,我不敢說百分之百都喜歡吃,但起碼有百分之九十的客人吃了都會夸贊。”一談起自家的飯菜,張彥鋒的媳婦李若冰忍不住向記者夸到。李若冰是地道的四川人,與丈夫經營農家樂是第6個年頭,近幾年,看著生意越來越好,兩口子合計著將經營范圍擴大,勤勞能干的李若冰也積極地幫丈夫出謀劃策,創新菜品。2019年,他們在景區內承包了小吃攤位做起了酸辣粉,鮮香麻辣的正宗四川酸辣粉又為張彥鋒家吸引了不少游客,也增加了經濟收入。“今年我在景區承包了6個小吃攤位,除了自己經營,還租賃給周圍村民,他們賣糍粑、涼粉魚、神仙葉涼粉等小吃,生意都很不錯。”在張彥鋒的帶動下,村里十幾位村民通過務工、開小吃攤等渠道實現了年增收幾萬元。
“村里像張彥鋒這樣的人有很多,不僅自己脫貧致富,還主動帶動周圍村民一起過好日子。”江山村黨支部書記劉力告訴記者,目前江山景區注冊登記的農家樂有100多家,開業經營的有33家。除了各家經營所得收入,村上還自建了光伏電站,入股了景交車、食用菌、蜜蜂養殖等產業,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帶領村民入股分紅,202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1039元。
近年來,隨著江山景區迅速發展,江山村由昔日的貧困村蛻變成為“全國美麗休閑鄉村”,村民們也借力旅游,搭上了脫貧致富的快車。他們有的像張彥鋒一樣經營著農家樂,有的在景區的美食街開起了小吃攤,有的自己搞起了養殖,有的擺路邊攤賣水和旅游產品,有的還在景區內做起了售票員、保潔員……“自景區建設至今,帶動周邊群眾120多人就業,其中貧困戶就有20多人。”劉力說道。
如今的江山村,寬闊的旅游公路穿村而過,清澈的河水經年不息,道路兩旁房屋錯落有致,處處都顯露村美、業興、民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一步,我們將持續依托秦嶺江山景區,重點打造鄉村民宿、特色餐飲、農特產品等旅游配套產業,堅定不移走‘旅游+扶貧’這條綠色發展道路,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奔小康。”腰市鎮鎮長趙輝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