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閆 浩)今年以來,南京棲霞、商州兩地按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工作思路,攜手治理污水解難題,助力三岔河鎮鄉村振興工作,共同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
三岔河地處秦嶺腹地,距城區30公里,轄9個村,46個村民小組,1.1萬多人。近年來,當地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務工,老弱婦孺留守農村,受長期生活習慣影響,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嚴重影響村容村貌。面對流域環境臟、亂、差現象,結合赴棲霞區交流學習經驗,三岔河流域鄉村振興管理處決定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抓旱廁改造和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有效解決農村臟亂差現象,擦亮鄉村顏值。
在建設污水處理系統過程中,由于當地人員居住分散,建設大型污水處理站存在多重難題,建設資金缺口較大,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困難,建設用地難以保障。在棲霞區對口幫扶商州區聯絡組的指導下,管理處探索實施分布式污水處理系統建設,破解上述制約難題。分布式污水處理系統優點明顯,因地制宜的污水收集模式有效減少建設及后期維護成本;地埋式污水管網用地需求較小;分布式污水處理站項目小,手續辦理相對容易,且建設工期短。
在棲霞區的支持下,三岔河流域鄉村振興管理處因地制宜,整合蘇陜協作資金795萬元、區級配套資金1086萬元,在流域內溝岔區域建設六個污水處理站及14230米污水管網,有效破解群眾居住分散問題。同時,利用“專項經費+群眾籌集資金”模式對沿線旱廁進行水沖三格式改造,通過水沖、發酵、沉淀之后,污水進入分布式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有效解決了三岔河流域污水污染問題,得到了群眾一致認可。通過人居環境整治,如今三岔河鎮已徹底告別了過去污水橫流、旱廁裸露、病媒滋生的臟亂現象,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都得到了提升。下一步,棲霞區對口幫扶商州區聯絡組將因地制宜,支持三岔河鎮建設一批有益于群眾增收、生活宜居的項目,將三岔河流域打造成為一個集飲食、休閑、旅游、娛樂于一體的美麗鄉村。
未來商州棲霞兩地將緊緊圍繞“二十字”方針,因地制宜,實事求是,攜手推進鄉村振興,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在商州打造更多宜居、宜業、宜游的“秦嶺山水鄉村”,真正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