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的商州答卷
本報通訊員 趙波波 周 琳
五年來,商州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扎實”,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緊緊圍繞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和“五區”建設目標,善謀實干,奮發作為,形成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聚焦“3+N”產業集群,圍繞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文化旅游、建材家居五大產業和12條產業鏈,2022年,商州區精心謀劃重點項目九大類170個,充分發揮經濟顧問和招商大使作用,通過“鄉黨回家”招商引資發展大會共簽約10個項目、引資21.6億元。截至目前,共開工重點項目35個,涵蓋基礎設施、新材料、綠色食品、健康醫藥、文化旅游、新興產業、循環經濟、現代服務業、社會民生9個領域。同時,積極推動高鐵康養新城、環城南路、沙河子城鎮改造、抽水蓄能電站等十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綠色食品、新材料、旅游康養、高端食用菌產業基地等十大產業項目,著力打造省市重點示范項目。
搶抓機遇,充分發揮農業產業獨特優勢。圍繞“5+5”農業特色產業體系,商州區積極探索農業、種植業、養殖業、林業主要發展方向,深入推廣農業“八化”。大力發展適宜農業產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質量導向”,加快培育農村三產融合新業態,大力實施“林業十大工程”“農業十大工程”“十大產業配套工程”,確保“村有主導產業,鎮有特色產業,區有優勢產業”。扎實推動三岔河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做好“水”和“櫻桃”兩篇文章,叫響“農旅櫻谷·水美三岔河”名片,啟動實施50個產業發展重點村。同時加快牧護關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新增連翹建園1萬畝,核桃、櫻桃科管及林下種植3萬畝以上,建設千畝以上馬鈴薯示范基地6個,加快高端食用菌基地建設,建成腰市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場。
走文化生態旅游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商州區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優勢,聚力打造商洛特色文化集中展示區,聚集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擦亮“戲劇之鄉”名片。積極搭建文藝展演平臺,在蓮湖商業街建成非遺小劇場,組織專業演職人員學習商洛花鼓、洛南靜板書、漫川大調等非遺劇目,演出劇目已通過驗收。圍繞“一都四區”發展戰略,按照“鞏固發展現有項目、穩步推進在建提升項目、全力推進新建重點項目、全面落實后期謀劃項目”的發展原則,有序推進各類旅游產業項目建設工作。目前,江山美居度假村、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總體規劃》《蓮花山生態旅游景區詳細性修建規劃》也已完成編制并實施。同時,加快推進秦嶺村云氧民宿、臥虎嶺3A級景區創建等項目建設,充分展示商州特色非遺展品,不斷增強小戲、小品等文藝作品編排創作力度,推動文化演繹、非遺展示與景區旅游活動充分交融、相互促進。
征程萬里風正勁。新的征途上,商州區將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披荊斬棘、勇開新局,為實現商州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