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志鑫 謝 非
村民在五味子基地剪枝
立夏已至,萬物繁茂。在商州區北寬坪鎮公路兩側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里,黃精、蒼術、桔梗等中藥材長勢喜人,種植戶忙著在地里除草、剪枝。
記者走進郭灣村五味子產業基地,一排排青翠的五味子苗引人注目,村黨支部書記郭會喜正忙著指導村民給五味子剪枝。
“在五味子生長過程中,每年都要修剪枝葉,主要以控制枝干長度和更新枝葉為主,這樣才能避免枝條過多吸收營養而影響產量。過幾天就要開始栽水泥樁搭架了,我們要加快速度完成剪枝。”郭會喜說。
為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郭灣村結合實際,依托近年來全村發展中藥材產業的良好基礎,決定引進五味子,最大限度盤活資源,促進村民增收。2020年11月,郭灣村計劃發展五味子產業,村干部專程前往洛南縣巡檢鎮考察學習。2021年春季,郭灣村整合土地資源,在原有種植50畝五味子的基礎上,新發展50畝五味子,并建成了郭灣村五味子產業園。平時,由郭灣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組織村民管護產業園,直接帶動本村30多人就近務工增收,年人均收入3000元,形成了“一個產業、以點帶面、輻射全村”的產業發展格局。
郭會喜說,郭灣村氣候濕潤,適宜植物生長,野生中藥材資源分布廣泛,其中黃精、金銀花、連翹、五味子等尤為豐富。村民素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產業基礎比較好,種植經驗也很豐富。
“五味子用途廣泛、發展前景好、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高,栽培、管理方法也簡單,很適合我們這平地少的村子栽植。五味子兩年長成、三年掛果、五年盛產,估算1畝地每年能有1萬元的收入,這是一個壯大集體經濟的好產業。”郭會喜信心滿滿地說。
郭灣村將中藥材種植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秦嶺山水鄉村建設緊密結合,引導和鼓勵經營主體、農戶流轉荒地發展壯大產業,目前全村中藥材種植面積近千畝,為村民持續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