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 亮 通訊員 王 月
仲夏時節,驅車穿行在商州這片沃土,目之所及都是綠意蔥蘢的連綿群山,撲面而來的是濃郁的康養氣息。
置身三岔河鎮閆坪村河畔垂柳之中,一叢花、一泓水、一鳥啼……悠悠碧水間,讓這個隱匿于深山里的古老村莊盡顯生機。
“以前村里給人的感覺是又舊又亂,一些村民自己都不愿意回來,哪兒還有游客。近幾年,家家戶戶的環境得到了很大提升,村上也不斷進行人居環境治理,來我們這里旅游的人多了起來,我們村子也變得小有名氣。”村民鄭誠對近年來家門前的變化贊不絕口。
前幾年,鄭誠一直在外打工,看到家鄉發展的良好勢頭,便毅然回鄉,利用自家房屋建起了農家樂。自4月份營業以來,每天能接待四五桌游客。“我媽本來就是村里有名的大廚,加上周邊交通便利,院子也寬敞,既能承包20桌左右的農家宴席,又能接待游客,今后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鄭誠對未來信心滿滿。
在大力開展基礎設施、產業項目建設的同時,閆坪村黨支部書記趙良良充分發揮“頭雁帶富領飛”作用,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和引導力度,號召在外務工的年輕人回鄉發展,鄭誠就是在他的號召下返鄉創業的年輕人之一。
隨著閆坪村農家樂的興起,周邊更多村民也加入鄉村旅游發展的隊伍中。村里已先后開辦7家農家樂,發展旅游產業成為當地群眾實現穩定增收的新途徑。
“閆坪村依托當地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自然優勢,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持續鞏固原有板栗、核桃、中藥材、食用菌、中華蜂產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旅游產業,走出了一條綠色、健康的產業發展致富之路。”趙良良說。
如今的三岔河鎮,鄉間的道路上、農戶的庭院中、民居的墻壁上,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象:長滿鮮花的花臺、精美的壁畫、生機勃勃的菜園……好山好水好風景帶來好前景,吸引游人紛至沓來。
“三岔河鎮作為全省100個鄉村振興示范鎮,堅持‘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發展思路,聚焦全區‘5+5’農業特色產業體系建設,確定以櫻桃產業為主導,以土蜂蜜、設施農業為輔助的農業產業發展格局,栽植櫻桃1萬余畝,種植連翹及各類中藥材1萬余畝,發展食用菌100萬袋、中華蜂5000箱,打造板栗核桃示范園2000畝,建設秦嶺紅豆杉母樹林保護基地2000畝。2022年策劃項目25個,年度計劃投資1.44億元,重點產業項目相繼引進落地。”三岔河鎮黨委書記李剛彥介紹道。
“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開展以來,商州區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聚力產業發展,聚焦民生福祉,全力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從一條條移動的線段發展為一張張開放的網絡,促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