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白志鑫
周軍鋒查看產蜜情況
群山環抱,草木蔥蘢,鮮花斗艷。行走在商州區麻街鎮自愿村的臥佛山下,空氣中彌漫著一縷縷蜜香,沁人心脾,讓人陶醉。
“吃蜜一定要吃原蜜,一般的蜂蜜波美度在38度至42度之間。我們麻街鎮產的土蜂蜜,波美度甚至能達到43度……”沿著伸向臥佛山深處的小路剛走幾步,就聽見一村民洪亮的說話聲。
在一處由簡易帳篷搭建的直播棚里,41歲的村民周軍鋒正通過直播,熱情洋溢地向粉絲介紹蜂蜜生產過程。在他的直播間,一群群蜜蜂飛來飛去,嗡嗡聲不斷。周軍鋒現采現裝的蜂蜜,吸引了不少粉絲下單購買。
早年間,周軍鋒從大山走出去,成人大專畢業后,在一家電視臺做過燈光師,在工地當過工程師……一次偶然機會,在朋友的介紹下,他發現了養蜂的商機,于2017年開啟養蜂之路。2020年,周軍鋒回到麻街鎮養起了土蜂,并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向消費者和客商推薦原生態土蜂蜜。
如今,經過兩年的沉淀,在快手直播平臺,周軍鋒已經擁有50多萬名粉絲,直播銷售蜂蜜500多萬元。
“現在,我們擁有兩個合作社,分別是商山君和臥佛山,有蜜蜂4000多箱,并帶動40多人就業。”周軍鋒驕傲地說。
說起周軍鋒在自愿村的創業路,不得不提自愿村黨支部書記郭永鋒。
郭永鋒是一名退伍軍人,2021年,正值村“兩委”換屆和商州區提出“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善思考、有沖勁、敢作為的郭永峰被大家推舉為村干部。不久,郭永鋒回到家鄉扎根,后來擔任了自愿村黨支部書記。
剛上任時,面對村集體經濟貧困落后的局面,郭永鋒和鎮包村干部王朝相深知: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那段時間,幾乎每天他們都早早起床,訪群眾、察民情、找思路。很多時候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我不后悔自己的選擇,看著村里產業慢慢地發展壯大,我覺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正確的。”郭永鋒說。
王朝相認為,自愿村人口老齡化嚴重,缺乏人才。“想辦法把人才引進來,進一步培養和發展致富帶頭人,大力發展產業,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今年年初,自愿村借助全市實施“三百四千”工程奮力趕超行動東風,積極謀劃產業。郭永鋒主動聯系周軍鋒,經過幾次實地查看環境后,周軍鋒在自愿村建立了中華蜂養殖基地,并聯合齊塬村成立麻街鎮臥佛山中華蜂養殖基地。目前,臥佛山中華蜂養殖基地發展了1000多箱蜂。
如今,自愿村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同時,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深入推進秦嶺山水鄉村建設,讓村民活在風景中、住在幸福里、走在致富路上。
“未來,我們計劃聯合更多的村在麻街鎮養殖中華蜂5000箱以上,進一步提高群眾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王朝相說。
養殖中華蜂拓寬了自愿村村民的增收渠道,也給村民帶來了新的希望。“目前,臥佛山涼水泉民宿康養中心已立項,正在進行規劃設計。未來,我們還將在臥佛山下統一規劃一批高端民俗,用原汁原味的秦嶺風光,吸引游客前來游玩觀光,讓旅游業成為群眾增收的新渠道。”王朝相信心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