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麗霞
8月31日凌晨,被一陣鬧鐘驚醒后,張勇和同事立即起床,收拾妥當后,4時準時到達商州中心城區江南小區。換好防護服,他們分成6個小組,帶著采樣器、采樣管、酒精、醫療垃圾袋等,上門逐戶逐人進行核酸采樣。這是他們16天來第20次進入高風險區。
這支由13人組成的隊伍,是商州區夜村鎮中心衛生院的核酸采集工作組。商州疫情發生以來,夜村鎮中心衛生院迅速調集骨干力量,積極投身核酸采樣工作,每天身處高風險區,要迅速完成337戶972人的采樣量。
8月17日中午,完成早上采樣任務的工作組成員來到商州中心城區惠民小區,上門為居民核酸采樣。37℃的高溫天氣,大家身著防護服,像在汗蒸房里蒸桑拿,一會兒,汗珠從頭上往下直滾,胸悶、氣短隨之而來,有人甚至干嘔,出現中暑癥狀,但他們依然堅持著,一戶一戶敲開門,為居民核酸采樣。累得堅持不住了,就躺在樓下的陰涼處休息一會兒;渴得不行,抿抿嘴咽咽唾沫繼續工作。下午5時許,整個小區的核酸采樣工作全部完成,大家脫下防護服,個個身上的衣服能擰出水來。
8月20日下午3時許,核酸采樣工作組逐戶做完惠民小區的核酸采樣工作回到酒店后,大家剛躺下來想補補覺,不到晚上7時,他們接到通知后又趕往牛斜村支援。就這樣,大家馬不停蹄地忙到晚上10時許,給所有群眾做完核酸采樣。8月21日凌晨1時許,又接到新任務,有10名群眾需要上門單采,8名組員立即起床……
13個人的團隊,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抱怨。“咱就這職業,危難時刻,我們不上誰上!”夜村鎮中心衛生院院長張勇說,“起早摸黑我們不怕,受苦受累也不要緊,只要能在第一時間完成采樣任務,給政府下一步的精準決策、分類管理提供依據,我們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