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生長,沐浴春暉,正是一年蓄勢待發的好時機。在商州區鄉村振興一線,干群合力,播種希望,以只爭朝夕的勁頭鋪就鄉村振興“致富路”。
地處高海拔山區的牧護關鎮,是露天蔬菜種植的理想之地,也是高山無公害蔬菜的最佳生長區。近年來,牧護關鎮以產業振興為抓手,強力推動蔬菜產業“深、精、細、優”發展,充分利用其高海拔、低緯度、晝夜溫差大以及土壤肥沃且污染少的生態優勢,因地制宜高標準規劃高山蔬菜全產業鏈,帶動村民增收,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香鋪村結合自身地理條件,深入踐行‘兩山’理論,積極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資源稟賦大力培育和發展食用菌、高山蔬菜、天山雪蓮等產業,積極探索高山特色產業發展道路,著力打造村級產業‘三駕馬車’。”牧護關鎮黨委書記郭利軍說。
走進金陵寺鎮熊耳山村,處處彰顯著“兩改”和鄉村旅游建設的嶄新面貌:曾經的熱銷品——缸和甕,鑲嵌在墻里、裝飾在路邊,變成了一道特色風景線;村居改造成了統一的白墻青瓦;寬闊的水泥路直通山頂;光伏電板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兩改兩轉三促進”工作開展以來,金陵寺鎮熊耳山村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持續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人居環境,促進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土坯房改造提升231戶,拆除重建1戶;改廁314座,其中改建241座、新建73座。
金陵寺鎮黨委書記周鉑表示,下一步,熊耳山村將堅持整體謀劃、分類實施,列出時間表、算清任務賬,持續用力做好“兩改”工作。采用“改、治、拆”相結合的方式,持續做好康養示范村建設工作,打造市級康養示范村,形成金陵寺鎮名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聚焦工作重點,上足人力物力,壓茬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為積極推動“兩改”和鄉村旅游建設工作“后半篇”文章落地落實,商州區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以楊斜鎮月亮灣村、腰市鎮紫峪村、三岔河鎮閆坪村等特色鄉村為試點,打造了一個個文旅融合、產業興旺、環境優美、宜居宜游的秦嶺山水鄉村。
現如今,行走在廣袤的商州大地,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農村新圖景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