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宏)近年來,商州區加強宜居宜業鄉村建設,實現文旅農旅深度融合,培育康養新業態。著力打造環境美、生態優、群眾富的和美鄉村。
走進商州區江山村,一條柏油路彎彎曲曲向前延伸,清澈的河水從亂石上輕柔滑過,激起一朵朵浪花。河道兩旁亮麗的民居,白墻碧瓦,依山而建。“這幾年,我們村精做生態旅游文章,培育新業態,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讓群眾在優美的環境中實現增收。”商州區腰市鎮江山村黨支部書記劉力說。不只是江山村,商州區三岔河鎮閆坪村也爭當人居環境整治“排頭兵”。該村在村保潔員隊伍中設立黨員先鋒崗,推進清道路、通河道、美山邊、靚村莊、凈院落“五大專項行動”;用活紅黑榜、周五清掃日、網格化管理等制度,黨支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黨員帶頭作好示范,形成點上突破、線上延伸、面上覆蓋的鄉村新面貌。
“我們以黨建強、產業強、治理強、生態美、鄉風美‘三強兩美’為抓手,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效能。”閆坪村黨支部書記趙良良介紹,“目前,全村改廁228個,修建民俗文化廣場一個,實施房屋立面改造195戶,通村通組公路綠化12.2公里,打造綠色河堤走廊600米,拆除亂搭亂建72處,修建小菜園、小花園237處,打造景觀核心區一個。”
“這個石碾子,過去用它磨面粉、碾稻谷、輥辣子。后來,老碾子被廢棄在茅草坑里。這次村上建設文化廣場,石碾子才被重新安裝在廣場中央。清晨或傍晚,常有老人帶著孩子在廣場休閑。”月亮灣村黨支部副書記張邦牢說。
“我們村越變越美,改造了廁所,清理了柴堆,家家戶戶門前修建小花壇,種植了蔬菜。村道路邊還種植了矮化櫻桃樹、中藥材和奇花異草,環境越來越美!”楊斜鎮月亮灣村三組村民金治良贊嘆不已。據了解,楊斜鎮月亮灣村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已建成年種植150萬袋食用菌基地一個、冷水魚養殖基地一個,新建銀耳工廠化項目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