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澎濤彭建文)為充分發揮廣大鄉村家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作用,讓“五美精神”深入人心,商州區北寬坪鎮廣東坪村積極開展“五美庭院”建設工作,助推“五小產業”發展,全力提升全村人居環境,助推鄉村振興。
廣東坪村利用微信群等渠道,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堅持干部聯戶制度,讓干部成為“五美庭院”助推“五小產業”發展創建的宣傳員、示范員、監督員,讓群眾做“五美庭院”助推“五小產業”發展創建的參與者、宣傳者和監督者;利用村民說事“片區會”,加大“五小產業”的宣傳力度,全力打造“小養殖、小種植、小菌類栽植、小加工、小商貿”為主的“五小”庭院經濟項目,鼓勵引導群眾利用庭院發展特色產業,讓房前屋后方寸閑地變成寸土寸金,致富增收又增綠,讓群眾的小庭院匯集成戶戶增收的大產業,探索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另外,全村每月定期組織一次“五美庭院”助推“五小產業”發展評比活動,通過群眾家庭自愿報名參與評比、村級對照標準入戶核查的形式進行“五美庭院”助推“五小產業”發展評選,對評選出的“五美庭院”助推“五小產業”發展示范戶,由村“兩委”隆重表彰,舉行掛牌儀式并發放日常生活用品作為獎勵,實現掛牌一戶,帶動一片的示范帶動效果。
齊參共建,小家美變成全村美。廣東坪村引導群眾以主人翁姿態投入整理活動中,確保自家堆放的雜物擺放整齊、門前屋后整潔,做到不亂堆亂放,不亂搭亂建。同時,引導村民全力落實“門前
三包”政策,以示范戶帶
動普通戶、幫助困難戶。截至目前,廣東坪村累計發動群眾100多人次,清理柴草、土堆、木材、砂石等900多處,規范垃圾投放點16處,建成水美鄉村示范點2處,建成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宣傳墻120多米。
廣東坪村利用本村客家文化資源,開發紅色地下交通線紅色資源,加快建設廣東坪“客家人文化館”,推進產業轉型、業態轉型;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加快廣東坪村北京同仁堂藥源基地的認證,鼓勵中藥材種植戶,土蜂、鼯鼠養殖戶等加入專業合作社,參加農業相關保險,針對性做好相關專業技術培訓,加大宣傳力度,鼓勵脫貧戶、合作社開辦“農家樂”“生態農莊”等文旅項目建設,為其代辦相關申報事項,并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利用村民說事“片區會”鼓勵現有藥材小商販抱團發展,使群眾的小編織、小木工、小加工等“自用”產品變商品,推動農旅融合,規范經營,提高產品質量,減少商品流通中間環節,增加群眾收入。
廣東坪村充分利用好蠎嶺綠道景區優勢,不斷提升現有“客家夜景文化廣場”“擂鼓臺瀑布景點”,挖掘資源優勢,加大宣傳擴大影響,打造蠎嶺綠道4A級旅游景區串珠式特色旅游新景點,顯著改善村莊面貌,大幅提升人居環境,擦亮鄉村美麗底色。